今天读《咬文嚼字》杂志第三期,被里边一篇文章整笑了。这篇文章在挑错时,不认可“白居易的年龄在唐代著名诗人中仅次于贺知章”的说法,然后举出来李益、罗隐、韩偓等诗人,以此论证这些诗人都比白居易活得长。我就纳闷了,人家说的是“著名诗人”,你这边举出来一堆大家第一时间都想不起来是谁的人,是不是跑题了? 啥是著名诗人?在我们看来,应该是以作诗为主业,人的名气和诗的名气都很大才算是著名诗人。人有名诗无名,如韩愈,不算著名诗人(当然了,是著名古文大家);人无名而诗有名,就像这篇文章中举出的那几个人,也不能算是著名诗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被挑错文章原文里既然说了“著名诗人中”,那人家列举的自然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诗人,像王维、杜牧、李商隐、李贺等等,我们哪个不知道?这基本是刻在义务教育的记忆中的。再看看这篇文章中列出的那几位,说实话,我的输入法把他们名字的拼音打出来,都不能直接确定人名,还需要我去选字确认,实在算不得上是“著名”吧? 所以,这篇文章的论证是比较苍白和无力的,规避了重要的条件而去强行论证,一不小心就成吹毛求疵了,实在算不得一篇好文章。 不清楚杂志选用这一篇的原因何在。
今天读《咬文嚼字》杂志第三期,被里边一篇文章整笑了。这篇文章在挑错时,不认可“白
二萌小居士
2025-03-13 13:51: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