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阻止清政府收复新疆,日本入侵台湾…
易容谈文学
2025-02-26 15:36:24
/
「1871年琉球国宫古岛岛民向日本萨摩藩上缴年贡的船队在返回途中遭遇台风,漂流至中国台湾东南部。船上69人当中,3人溺水,54人被台湾当地居民杀害,仅12人生还回国。等到1874年日本政府突然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宣称琉球是日本属国,一则试图借机吞并琉球,再则以此为借口出兵中国台湾。」
/
「当年5月10日日军登陆台湾屏东县射寮村,很快与台湾当地居民接战。这是日本政府自明治维新以来第一次发动对外战争,也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第一次重要的外交事件。清廷得闻奏报,一面命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配合恭亲王奕䜣领导的总理衙门出面交涉,一面命令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督率福建水师赴台监视日军,又命福建巡抚王凯泰、福建陆路提督唐定奎率兵25000人备战待命。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
「英国人显然不希望看到中日开战,让俄国坐收渔利。在这危急关头,驻华公使威妥玛奉命协调中日争端。日本人之所以愿意坐下来跟清政府咬文嚼字,玩弄国际法条文,是因为他们的军队陷于台湾的山川沟壑之中,进退维谷,已不可能实现吞并台湾的野心。1874年11月初中日双方最终接受英国的调解。中国无端赔款50万两白银,还变相承认了日本对于琉球的宗主权,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威妥玛正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于中日签订协议之时,命令汉文秘书梅辉立(William Frederrick Mayers)前往天津面见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公然要求清政府把伊犁割让给沙俄,把天山南路割让给阿古柏,承认天山为英俄势力范围的分界线。9月13日《烟台条约》正式签订,英国人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远远超出他们预期的权益:开了印藏之间的交通线。英国人对于清廷收复新疆的干预不会因为《烟台条约》的签订而结束。」
/
「清军攻占吐鲁番的消息经由傅磊斯传回国内。刘锦棠收复南疆指日可待之际,郭嵩焘居然仍上奏朝廷力主接受英国调停,放弃南疆西四城!所幸清朝统治者最后选择的是富有远见的左宗棠的意见,而未尝听信李鸿章、郭嵩焘。」
/
「今日每每将此辈洋务派认作“现代化的先驱”“中国近代外交的开创者”,但他们与真正外交家相差很远,大体上还在以处理官场人际关系那套去处理外交事务。这些洋务派包括郭嵩焘、李鸿章,崇厚,他们给中国造成的麻烦不仅限于喀什噶尔伪政权,更包括伊犁交涉和中法越南战争。」
•
•
《从东方到中亚——19世纪的英俄“冷战”(1821—1907)》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