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李敏在毛泽东追悼会上突然追问:“我哥哥毛岸成人呢?” 1976年9月,在中南

文山聊武器 2025-02-24 18:54:51

长女李敏在毛泽东追悼会上突然追问:“我哥哥毛岸成人呢?” 1976年9月,在中南海一间会议室里,毛主席治丧委员会正在紧张地拟定追悼会名单。突然,坐在角落的李敏开口说道:"我哥哥毛岸成被落下了。" 这句话让会场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面面相觑。毛岸成这个名字,对在场多数人来说都很陌生。 直到这一刻,人们才知道一直在军工系统默默工作的导弹专家贺麓成,竟是毛泽东侄子毛岸成。这个秘密,他已经保守了数十年。 贺麓成在解放军历史上是第一个被评上高级职称的人,为国家导弹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同事们从未听他提起过自己的家世。 即便是在重要科研项目中,贺麓成也始终保持着严谨低调的工作作风。面对同事们的好奇,他总是轻描淡写地避开话题。 在一次重要导弹试验中,贺麓成连续工作了72个小时。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后,他婉拒了所有采访。 军工系统的同事们只知道他是个技术专家,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有人私下猜测他可能出身革命家庭,但谁也没想到他会是毛家人。 每当有人询问他的家庭背景,贺麓成总是说:"我们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这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 军工系统的保密工作非常严格,贺麓成的档案也是绝密级别。即便是和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也不清楚他的具体履历。 直到毛主席去世,这个秘密才被揭开。原来这位低调的导弹专家,不仅是毛主席的侄子,更是两位革命烈士的遗孤。 贺麓成的父亲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母亲是贺子珍的妹妹贺怡。这对革命伉俪的故事,要从战火纷飞的1935年说起。 那一年,29岁的毛泽覃为掩护战友在江西牺牲。而他的妻子贺怡,也在革命事业中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1935年的江西,战火纷飞。为了保护年仅出生的孩子,贺怡忍痛将儿子送到了干爹贺调元家中。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贺调元为了保护孩子的身份,将毛岸成的名字改为贺麓成。他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孙子抚养,从不让他感受到丝毫的委屈。 与此同时,另一个"毛家"的孩子也在民间被抚养长大。那就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儿子毛毛,后来改名为朱道来。 这两个特殊的孩子,都在养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健康成长。朱道来最终考入北京大学,而贺麓成则投身军工科研事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贺怡终于可以和离别14年的儿子相认。母子相见的场景让白发苍苍的贺调元老泪纵横。 然而天意弄人,贺怡在与儿子团聚仅三个月后,因车祸不幸去世。贺麓成被送到上海,由姨妈贺子珍抚养。 在上海期间,李敏和贺麓成这对表姐弟终于相认。两人常常一起追忆父辈的革命历史,但贺麓成从不对外提起这段往事。 贺麓成始终记得母亲的叮嘱: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他从不利用家庭背景谋求便利,而是默默投身科研工作。 直到毛主席去世后,贺麓成才决定将子孙的姓氏改回"毛"。这个决定凝聚着他对革命家庭的深厚感情。 每年毛主席诞辰,贺麓成都会带领家人前往纪念堂缅怀。但他依然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家世。 从1935年到1976年,贺麓成用41年的时间守护着这个秘密。

0 阅读:123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