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楼市里最像股市的城市,莫过于深圳。一旦有点风吹草动,深圳房价就容易蹭蹭蹭上涨。
为什么深圳会如此敏感?像这种敏感体质,为什么还在这个节点疯传继续放开限购?
从供需关系来看,深圳地少人多,不到2000平方公里,只有北京的1/8,却挤着近1800万常住人口。好比一个教室本来只能坐50人,硬塞了100人,座位(房子)自然抢手。
叠加经济发力,过去二十年,深圳房价呈波动性上涨,最贵时均价8万+/㎡。
从政策端来看,口罩事件那段时间,深圳和上海的房价仍在逆势上涨,后来被政策重锤,房价回调了30%左右。
去年9月底起,上面接连刺激楼市,深圳首付降到15%、利率3.15%、取消部分区域限购、取消限售。效果立竿见影,10月深圳新房成交量翻了三四倍,二手房成交量创4年来新高,全国的资金用脚在投票。
结果就是,深圳新房去化周期从26个月,大幅下降至9个多月。很多原本心灰意冷的卖房业主,信心一下子反弹,二手房议价空间开始收窄。
但回看深圳楼市那一波火热行情你会发现,外地人在行动上,比很多本地人更迅速、更积极。
操盘手对这样的成绩单满意了吗?似乎并没有。
一开年,深圳、重庆就相继喊话继续推动房地产投资,央行也说要让物价回升。
并有小道消息称,2025年会有更大动作:深圳可能全面放开限购,上海和北京外环也可能松绑。
很明显,操盘手的意图是想让一线城市先涨起来,再带动其他城市回暖。强化龙头城市的领头羊效应。
海豚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下跌了没人买,而是没人买、实在卖不动才不断降价。卖不动的原因就是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预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房地产并不看好,通过投资炒作涨上去的资产一旦预期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面临价格快速崩塌,没人接盘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长期看跌的资产,哪怕是刚需也会非常谨慎购房,因为今年买需要50万,明年只需30万,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觉得自住就无所谓,而是会选择等等。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的利好。房子也是消费品,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只有炒房客想着买房升值的才天天幻想房子涨价,整天吹嘘房子。还说什么房价下跌就会对经济不好,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不可笑吗?还有就算货币贬值也不代表房价就会涨,这是房吹强行挂钩忽悠大家的。现在钱是更值钱了,货多了。
~~ 回复 海豚 02-24 12:09
是你太蠢,房子没人住必然就是拆来做其他发展,不会让你去捡的,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海豚 回复 02-24 11:41
炒房客真是煞笔[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