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杭州,14岁男孩发现红绿灯很奇怪,他随手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动作

哄动这史记 2025-02-23 08:56:52

“少年强,则国强!”杭州,14岁男孩发现红绿灯很奇怪,他随手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动作!可就是这一个动作,却让他被“央视新闻”点名表扬!网友:同学好样的,有地址吗?我给他寄几本练习册! 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善意仪式化,等待着某个特殊的时刻,准备着一次隆重的善举。殊不知,真正的善意恰恰存在于那些不经意的瞬间。 我们总以为十几岁的孩子还处在没心没肺的年纪里,哪里懂得“责任”二字。但前几天在杭州有一个少年,却用短短23秒诠释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2025年2月18日,在杭州萧山区靖南路和靖江路十字路口的一处红绿灯似乎有些不对劲,就像喝醉的观光客歪着脖子一般伫立在路口。 原来是因为一辆货车的意外剐蹭,让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歪斜了方向。 当时正逢晚高峰,是这个路口最忙碌的时候,川流不息的车辆互相交错着通过。 然而因为这个“怠惰”的红绿灯,有几位行人在路口和车辆惊险的擦过,差点酿成事故。 这时在红绿灯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身影,对着红绿灯反复查看。 这位少年名叫潘奕辰,是一名初中生。 当时的他正好放学,在等待过马路时发现红绿灯似乎和平时有些不太一样,好奇的他便走近了查看。 经过反复确认,他才发现了红绿灯朝向了错误的方向。随后潘奕辰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蹲下检查灯杆底部是否有断裂的电线。确认安全后,高举双手托住灯杆,一点点调整角度。 直到红绿灯重新端正地伫立在路口,他才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转身离开。 而这小小的善举,正好被路口的监控拍了下来。 几天后,杭州市交警支队专程前往潘奕辰就读的萧山靖江中学,为他颁发“交通安全之星”奖章和表扬信,表彰他“用实际行动为城市交通管理做出贡献”。 而对于潘奕辰的举动,他的班主任薛老师对此并不意外,她表示,潘奕辰在班级担任电教委员,每天协助老师处理课件、调试设备,虽是官不大但他却始终尽职尽责。 潘奕辰的善举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热议,网友说,他就像托起了一轮小太阳,温暖了整座城市。 而央视新闻也以“护灯少年”为题点名表扬,网友评论道:“他托起的不仅是红绿灯,更是少年的责任感与城市文明的微光”。 他还表示,即便自己无法独自处理,也不会置之不理,他会立即报警求助。 潘奕辰的行动并非偶然,他的父母虽以平常心看待此事,但从小教导他“从任何小事中体现价值”;班主任薛老师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小事中见担当”。 潘奕辰的行为展现了青少年的担当,正如那封表扬信中写的一样:“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你的自发善举,彰显了新时代少年的素养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善行无需惊天动地,只需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愿意伸出的手。 同时这件事还打破了人们对 “10后”的刻板印象。当有人批评年轻一代“自我中心”时,这个少年用行动证明:责任感从未在新时代青少年身上褪色,它只是以更细腻的方式存在。 潘奕辰的善举成为杭州“善城”精神的缩影。正如网友所言,一个简单的动作能“照亮安全的回家路”,而城市的文明底色,正是由无数这样的微光汇聚而成。 主要信源:央视新闻《14岁少年放学回家在路口犹豫几秒后,大胆做了一件事》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哄动这史记

哄动这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