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黄金五年:万亿资本重注AI新基建
当华尔街还在争论英伟达的估值密码时,中国资本市场已悄然展开算力革命的长镜头。翻开产业演进的胶片:2019-2021年半导体指数200%的史诗级涨幅犹在眼前,宁德时代三年十倍的能源神话尚有余温。此刻,国务院"新质生产力"战略将AI推至舞台中央——这不是简单的题材轮动,而是数字文明时代的基建总动员。
政策蓝图里跳动着万亿级投资脉冲:
- 中央财政研发经费五年复合增速锁定18%
- 北上深杭AI算力集群建设全面提速
- 国产大模型训练耗电量三年激增470倍
这些数字背后,存储芯片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战略石油,算力中心重构着现代经济的经纬度。当寒武纪的思元590横扫MLPerf榜单,当长江存储突破232层3D NAND技术,资本市场早已在PB级数据洪流中窥见戴维斯双击的密钥。
估值迷思在产业裂变中消散:
- 全球Top10半导体企业平均PS值突破12倍
- 头部算力服务商毛利率站上45%生死线
- AI基础设施年度capex增速维持30%高位
这让人想起2016年的腾讯——当微信月活突破8亿时,市场才惊觉60倍PE不过是成长曲线的起跳板。
在AI算力军备竞赛白热化的今天,真正的价值锚点不在K线波动,而在中科院那间24小时运转的智算实验室,在华为天才少年攻克存算一体技术的深夜,在商汤科技为城市神经网络注入的万亿参数中。那些穿越周期迷雾的资本,终将在自主可控的算力版图上收获时间的玫瑰。
站在AI革命的十字路口,你的选择是:
1)重仓押注算力基建三剑客
2)均衡配置应用场景潜力股
3)等待估值回调再出手
欢迎在评论区亮出你的AI投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