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终身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2025最新指南:早期严格控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

河西有事 2025-02-21 10:40:28

如何终身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2025最新指南:早期严格控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而其真正的威胁往往不在于血糖升高本身,而是由此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想“活得长”且“活得有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是关键。 糖尿病并发症:潜伏的“健康杀手” 糖尿病并发症种类繁多,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此外,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等微血管并发症也极为常见。例如,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合并糖尿病肾病,若不加以控制,最终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而糖尿病足可能让患者丧失活动能力。 早期严格控糖: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关键 2025年1月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强调,早期严格控糖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最为关键的措施。研究表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显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和足病)的发生风险。从长期来看,早期严格控糖还与数十年后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及死亡风险的下降密切相关。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启示 UKPDS研究为早期严格控糖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证据。研究发现,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下降1%,糖尿病相关终点风险和死亡风险可降低21%,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7%。此外,强化降糖治疗结束后10年,强化降糖组的心肌梗死风险仍较常规治疗组低15%,全因死亡风险低13%。即使在强化降糖治疗结束24年后,强化降糖组的全因死亡风险仍比常规治疗组低10%,心肌梗死风险低17%,微血管病变风险低26%。 早期严格控糖的机制 早期严格控糖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这对于血糖的长期控制至关重要。此外,通过“代谢记忆”和“遗留效应”,早期严格控糖可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这种并发症风险的下降几乎可以伴随患者终身。 如何实现早期严格控糖? 实现早期严格控糖的关键在于明确血糖控制目标和用药策略。 血糖控制目标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0%。对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可将HbA1c控制在≤6.5%。这意味着,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努力在短时间内将HbA1c至少降至<7.0%,如果条件允许,进一步降至≤6.5%更为理想。 用药策略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建议采用“早期联合”和“短期胰岛素治疗”两种策略。 早期联合用药 早期联合用药是指从一开始就同时使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降糖药。研究表明,这种策略可以让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时间维持得更久,同时显著降低治疗失败的可能性。临床上还开发了多种“单片复方降糖制剂”,如“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和“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这些药物的出现进一步方便了患者的用药。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对于初诊时血糖水平较高(如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的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这种治疗的目的是快速降低血糖,解除“高糖毒性”,从而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待血糖稳定后,部分患者甚至无需其他降糖药即可维持血糖水平。 结语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基于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提出了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的关键措施——早期严格控糖。对于新确诊或处于早期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0%,甚至更低的水平。通过早期联合用药或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可以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从而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守护健康未来。

0 阅读:312
河西有事

河西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