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是有道理的。在国内除了极少数的,拥有垄断性资源,大部分普通中产或者有钱人,子女只要不争气,一代之后,就返贫了。
认识一人,父亲是开国少将,大军区副职,本人年轻时参军入伍,混到营级军官转业到地方公安局,最后派出所所长退休。妻子的父母均为985博导,当年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进出口行业当翻译,最后以工人身份退休。他们的儿子学习不好,上了一个三本,毕业后在上海打工,工资低,房租也负担不起,父母每月要补贴儿子几千块钱。现在儿子三十大几了,还没有女朋友,已经沦为社会底层。
三代时间由社会顶级层次滑落成社会底层,这下降速度也是少见。
所以说,中国现阶段不是阶层固化,而是阶层流动性很大,许多人阶层上升了,同时许多人阶层滑落了。
这还是体制内的,如果说体制外的那种,父母是老板,但是传到他们之后,他们没能守住家业,或者投资错误,基本很快,也就凉凉了。
能拥有垄断性资源的人,始终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没有的。子女教育不好,阶级上升很难,滑落就很容易了。
富不过三代,总结就是两个模式,一个是和珅,胡雪岩模式,这个大家都懂的,不要说三代,一代也不行。一个是李鸿章模式,儿子多,分到了第三代,就是普通有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