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李鸿章坟墓在故乡被挖开!尸体被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或许他老人家生前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2-19 20:24:32

1958年李鸿章坟墓在故乡被挖开!尸体被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或许他老人家生前从未想到,死后竟然落到了如此狼狈不堪的地步。作为清朝末期的传奇历史人物,他可算是为了朝廷出生入死奉献一生,可是也因为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引起后辈的民愤,才演变出了死后57年被扒棺暴尸骨的戏剧一幕,那么世人又该如何看待李鸿章汉奸的形象呢?   作为晚清时期唯一被皇帝赏赐“三眼花翎”的臣子,就足以证明他在朝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平天国爆发期间,李鸿章跟随在曾国藩的身后出谋划策,一跃成为眼前红人,随着官阶越来越高,手中开始握有实权的李鸿章,开始组建起受命于他的淮军。   有谋略胆识高于常人的李鸿章,却难以获得民心,在平反太平天国的运动中,出手过于残忍引发了老百姓的讨伐,为了达到杀鸡儆猴的镇压,下令淮军对几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下手,杀戮的血腥场面让尚未崛起的起义队伍瑟瑟发抖。李鸿章推崇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有效的推动了中国旧名主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目光长远的李鸿章,与朝廷上官员老旧的思想不同,他很看重洋人先进的军事武器装备。   洋务运动的推行,拉近了清朝和西方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差距,在李鸿章的推波助澜之下,工厂开采矿石工业化初建苗头,他把赚取的钱财投掷到加强淮军中,升级武器增强作战能力。出自之外还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设了电报、建立了北洋水师等,所有的出发点都是朝着现代化发展靠拢,但是洋务运动最终因缺乏先进的制度和民主思想,最终落得了“胎死腹中”的结局。   提及李鸿章就不得不说道他收复新疆失地的事件,饶是历史长河里,世人对他唾弃嘲讽,但是有一说一,在国家骨气民族统一上,李鸿章做了具象化的代表。1958年签署的卖国条约,从此汉奸的罪名便紧紧的贴附在李鸿章的身上,有相关的专家对此作出了中肯的评判,汉奸的定义分化两级,在当时晚期的时代,李鸿章进退两难,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注定了挨打的下场,就算是李鸿章有三头六臂,也无疑是以卵击石。当然,也有人觉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宁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958年,当地的人们因签订了卖国条约的罪名,在李鸿章死后57年,将其棺椁崛起,并把他的尸骨绑在拖拉机后方拖行,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怒火。墓穴炸开棺椁启封之时,李鸿章白骨上还披着象征皇室贵气的黄马褂,而他的尸骨也在拖行中被毁于一旦。   李鸿章虽然做了有辱国家之事,但是也在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里,贡献了杰出的一面,至于汉奸的定义,人们的内心至有衡量!

0 阅读:109
地元历史档案

地元历史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