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5岁的李仙洲饭量极大,一次能吃7个二两重馒头,五六个窝窝头,在功德林中有三得,吃得拉得睡得,这日又对沈醉讲“我是有名的大肚皮”,沈醉不甘示弱的回到“我的分量也不小。”而后两人便开始比饭量。 ??1988年10月,94岁才逝世的李仙洲在功德林中有几项习惯,一是不管不管明媚春季还是寒冬腊月,都坚持用冷水洗澡,二是在功德林中有三得。 ??在1959年,沈醉和李仙洲都被编在了41军军长胡临聪的组里,这日沈醉分配饭菜。 ??李仙洲突然对他说“我是有名的大肚皮,”沈醉也不甘示弱的回答他“我的饭量也不小。”李仙洲却风趣的笑了笑,说“我可是有三德。” ??沈醉问是哪三得? ??李仙洲却神秘的笑笑说“你要是吃饭赢过我,我就告诉你。” ??这日,他们吃米饭和土豆烧牛肉,土豆烧牛肉,这一道菜还被他们戏称为赫鲁晓夫,暗指赫鲁晓夫认为苏联人有土豆烧牛肉,就能将一切解决的事。 沈醉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心想这较量倒也有趣。开饭时,沈醉和李仙洲端着餐盘面对面坐下,旁人听闻二人要比饭量,都纷纷围过来,饶有兴致地准备看这场“对决”。 李仙洲率先动手,他拿起一个大白馒头,三两口就吞了下去,紧接着又夹起一大块土豆烧牛肉,吃得津津有味。沈醉也不甘落后,大口扒拉着米饭,将土豆烧牛肉往嘴里塞。一开始,两人速度不相上下,周围的人都纷纷叫好,为他们加油助威。 可没过多久,沈醉就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肚子渐渐鼓了起来,速度也慢了下来。反观李仙洲,依旧不紧不慢,神色轻松,馒头和牛肉不断下肚,仿佛无底洞一般。 “不行啦,我吃不下了。”沈醉终于放下碗筷,气喘吁吁地说道。李仙洲看着他,哈哈大笑起来:“怎么样,还是我更胜一筹吧。” 众人都好奇地催促李仙洲说出那“三得”,李仙洲抹了抹嘴,慢悠悠地说:“这第一得,就是吃得,你们都看到了;第二得,便是拉得,我这胃口好,消化也快,每天都通畅得很;第三得,就是睡得,不管什么时候,我倒下就能睡着,一觉到天亮。”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对李仙洲这独特的“三得”佩服不已。 从那以后,李仙洲的“大肚皮”和“三得”在功德林里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沈醉和李仙洲也因为这场有趣的较量,关系变得更加亲近。 在功德林的日子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彼此分享着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憧憬。李仙洲虽然食量惊人,但为人却十分憨厚朴实,他常常给大家讲述自己在战场上的故事,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在他的讲述下,仿佛就在眼前。 沈醉也会分享自己在军统的过往,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让大家对那个特殊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功德林里的改造生活让他们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仙洲依旧保持着他独特的生活习惯,冷水澡照洗不误,胃口还是那么好,睡觉也依旧香甜。而沈醉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变得更加豁达和开朗。 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在功德林的点点滴滴,这场比饭量的趣事总是让他们忍俊不禁。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却成为了他们心中最温暖、最珍贵的回忆 。
1959年,65岁的李仙洲饭量极大,一次能吃7个二两重馒头,五六个窝窝头,在功德
琴音绕梦回旋
2025-02-18 17:17: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