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2月7日杭州,男子突发心梗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刚做完心电图就心跳骤停!不料,医生小姐姐竟在7分钟内,替男子“重塑肉身”!网友:社区卫生能处理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牛了! (信息来源:2025年2月11日 杭州发布——争分夺秒!她们用15分钟将心梗患者救回!) 2月7日,萧山区进化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一场和死神抗争的紧张较量开始了。 华叔突然胸口剧痛,家人赶紧把他送来了医院,检查心电图时,发现心脏的V1到V5导联的ST段都升高了,这表明他可能得了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紧急时刻,医生护士迅速展开救治:给病人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护,同时把心电图资料发给了上级医院的胸痛中心。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8点26分,华大叔突然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室颤。 抢救室内气氛顿时紧张,医护人员迅速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注射肾上腺素,动作一气呵成。 8点30分,华大叔意识恢复,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8点33分,120赶到,将他转至上级医院。 从就诊到抢救成功,仅仅7分钟,这场与时间的赛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这7分钟,堪称“黄金七分钟”。 心肌梗死抢救,速度至关重要,每一分钟都可能让心脏细胞受损,延误时间就是在增加生命危险。 社区医院的优势在于距离近、反应快,能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基础抢救,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这次华大叔的成功获救,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及时介入。 社区医疗点的设备和人员作用也不容小觑。 从心电图机到除颤仪,从急救药品到专业医护人员,这些看似基础的配置,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巨大作用。 特别是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应对和高效协作,直接决定了抢救的成败。 这背后,是日常的规范化流程训练和无数次模拟演练的积累。 社区医院和上级医院之间的紧密配合非常关键。 心电图一上传,立刻就转到120救护车,整个流程衔接得很顺畅,看得出我们医疗体系运转挺高效的。 这种上下联动机制,不仅提高了抢救效率,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可以说,社区医院在急救体系中扮演着“第一道防线”的角色,向上级医院输送病情稳定的患者,为整个救治链条打下坚实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存在,不仅仅是医疗体系的补充,更是基层医疗保障的重要一环。 它让偏远地区和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大大降低了医疗负担。 特别是对心梗这种突发疾病,社区的及时介入可以挽救无数生命,减少悲剧发生。 不过,社区医疗体系还有进步的余地。 设备更新、人员培训、急救体系完善,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远程医疗、医联体建设等手段,进一步提升社区医疗水平,值得深入探讨。 此外,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对心梗等疾病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也是社区医疗体系的重要职责。 华大叔的获救,看似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但背后却蕴含着社区医疗体系的巨大价值。 这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还与我们社会的健康稳定息息相关。 我们希望,未来社区医疗能越办越好,让更多人得到快速、靠谱的医疗服务,成为守护我们健康的坚强后盾。
看哭了,2月7日杭州,男子突发心梗到社区卫生站就诊,刚做完心电图就心跳骤停!不料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2-18 14:18:19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