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二刷《哪吒2》的人,感觉全片还是非常非常的不错,可惜几个BUG略有遗憾。
1.
四条龙的形象是否可以再“精进”些?比如龙王敖光。
的确敖光的样貌很帅,但剧中有几个镜头感觉人物比例略有些遗憾。可能因为盔甲有些宽,所以体长就显得有点儿短了。
尤其最后带着龙族游向深海的镜头,那个小短腿儿…
这个人物形象和比例如果做游戏没任何问题,但是在电影上尤其有烘托人物形象需求的时候,感觉就有些短板。
如果做得高一些,跟敖丙在一起能更像是“父亲”的感觉,而不是现在看起来像“哥哥”。
还有那仨反派龙的人物形象,确实太游戏了…感觉有点像“我是渣渣辉”那种网页推广的感觉…
希望在哪吒3能有一个飞跃~
2.
哪吒的爹妈怎么突然就会飞了?
这是我特别出戏的一个环节。一开始俩人还骑马出场,给哪吒送行也只是跑到栈桥尽头。
前几场打斗戏,还基本符合普通人的设定,辗转腾挪至少还有个力从地起的交代。
怎么到了从城墙去结界的那部分,突然俩活人就飞过去了?
尤其后面跟阐教对峙的时候,愣在半空悬着…
有点儿出戏了。
我有一个建议,电影开始给俩孩子重塑肉身的时候,太乙仙长随手给老两口一人一颗仙丹,说你们在天雷的时候也受了内伤,这是阐教的仙丹你们一人一颗,可以护住气血,同时在短时间内还有腾空飞行的本领,但如果受外伤就会破功,务必小心谨慎。
这样不仅能解释为什么普通人也会飞了,也和后面申公豹给家人仙丹的桥段能结合起来,并且后面哪吒他妈受伤再被关进鼎后,是几个主要人物里唯一被炼成仙丹的,也是一个交代。
3.
这个不算bug,我觉得可以算是一个小插曲。
后面仙翁变形后的形象,各位80后看着是不是觉得眼熟?
有个对打游戏里,好像有个大胖子扔铁球的角色,跟这个很像。
所以在打斗戏里,如果仙翁有个超大号桃子充当铁球,相信会有很多80后的朋友会心一笑。
4.
结尾部分的对白,有点儿跳戏。
当敖丙和青年哪吒对话那段,尤其哪吒说:“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
完~我脑海里的“英雄小哪吒”变成了“精神小伙哪吒”…
坦率地讲,我相信导演和编剧对结尾这么重要的对白台词,一定也经过了千锤百炼,一次次的比稿才留下了这一句,绝不是随意只做。
但给我个人的感觉,还是有些脱戏。
至少不如“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话更符合全局整体的感觉。
如果在语感上能更贴近全篇的感觉,相信就会更完美了。
我斗胆想了一句,仅供参考:呵,谁叫那帮老东西敢给我立规矩,我选的路我说了才算。
还有一些小小不言的,就不写了,出差中~该去吃晚饭了。
总之哪吒2真的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我打算好好锻炼身体,争取能健健康康多活几年,等到哪吒3甚至哪吒4的上映~
有高人要是能导演,让他有机会看到我的这几点小建议供参考,争取对哪吒3的创作有些许帮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