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14岁的义成公主被嫁给了65岁的老可汗。新婚之夜,老可汗丝毫不怜惜年幼的公主。事后,义成公主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一脸乖巧的依偎在老可汗怀里。义成公主:我太难了! 在中国古代,和亲是一种挺重要的外交法子,用来稳住边疆,让大家相安无事。就像老话说的:“国家大事,就数祭祀和打仗最要紧。”隋朝那会儿,这种做法特别多,特别是跟北方的突厥这种大游牧民族打交道时。隋文帝心里清楚,跟突厥搞好关系有多重要,所以就想着通过和亲,让两边都能和睦相处。 到了公元605年,隋朝选了个14岁的小姑娘,义成公主杨某,让她嫁给突厥那边的启民可汗,这位可汗都六十多岁了。这婚事啊,其实是为了两个民族的和平,跟小两口自己喜不喜欢没关系。对义成公主来说,这可不只是她人生的一个大变样,更是国家大事儿。 新婚那天晚上,启民可汗也没怎么心疼这个小姑娘。可义成公主呢,一点抱怨都没有,她特别懂事,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远超过她自己的小心思。她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所以她选择了忍着,顺着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义成公主慢慢习惯了草原上的日子,并且用她的聪明才智赢得了启民可汗还有突厥百姓的敬重。她开始参与突厥部落的大事小情,说话很有分量,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和亲公主。特别是615年那会儿,隋炀帝被突厥兵围住了,情况危急,义成公主二话不说就站了出来,成功说服突厥人撤了军,既救了隋炀帝,也给隋朝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启民可汗走了之后,义成公主还得继续她的使命,先后嫁给了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这些婚姻都是为了政治需要,不是她自己的选择。但不管怎样,她都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对隋朝的忠心。到了630年,唐朝崛起了,突厥和中原的关系越来越僵。唐朝的大将李靖带着兵马打败了颉利可汗,义成公主也在这场仗里被俘了。就算是到了生命的尽头,她也还是对隋朝忠心耿耿,选择了和突厥一起,没有向唐朝低头。 义成公主这一辈子,过得不容易但很坚强,她用自己的命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责任和牺牲。在历史的长河里,她不光是个和亲公主,更是个了不起的女英雄。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大事面前,有时候个人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义成公主的经历让我们明白,就算环境再差,也得保持尊严和智慧,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出力。这是一种啥时候都不过时的勇气和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记住和学习。
隋朝,14岁的义成公主被嫁给了65岁的老可汗。新婚之夜,老可汗丝毫不怜惜年幼的公
雨后彩虹绘心韵
2025-02-17 17:28:10
0
阅读: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