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傅筱庵当了汉奸市长后坏事做尽,以为躲在日占区,有护卫车和警卫就安全了。没想到,1940 年的一天,跟了他多年的老仆人朱升源看不惯他卖国求荣,趁他醉酒熟睡,用菜刀结束了他的性命。
1940年,上海深陷于沉沉阴霾之中,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践踏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压抑与绝望。傅筱庵,这个从上海工人阶层艰难崛起的商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彻底抛却了往昔的困苦与初心。
在日军的扶持下,他得意洋洋地登上伪上海市市长之位,表面上尽享风光。
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妄图通过扶持傀儡政权,巩固其在占领区的统治。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战略要地,成为日军重点掌控的目标。
傅筱庵在这一背景下,为谋取私利,欣然接受日军的扶持,出任伪上海市市长。为讨好日军,他不仅亲自下令撤下中华民国国旗,还大肆镇压抗日爱国分子,甚至跑到英法租界施压,要求悬挂伪政权的五色旗以取代国民政府旗帜,其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正如所有叛徒的下场,傅筱庵终究没能逃脱命运的审判。为保命,他雇佣众多保镖,将住所迁至日占区的虹口,每次外出都乘坐装甲车,前后有警卫车随行,安保极为森严。但他万万没想到,终结自己性命的,竟是身边最信任的人。
朱升源,傅筱庵家中的厨师,自幼父母双亡,被迫背井离乡来到上海,在日商纱厂做童工。因病被解雇后,经朋友介绍进入傅家做仆人。
凭借勤奋与忠诚,他很快赢得傅筱庵的信任,负责傅家的日常饮食与生活起居,两人相伴度过二十多个春秋,朱升源内心对傅筱庵的收留之恩充满感激。
但随着时间推移,朱升源对傅筱庵的不满日益加深。眼见傅筱庵为一己私利叛国投敌,出卖国家,他的愤怒如火山般即将喷发。
朱升源多次苦劝傅筱庵辞去伪市长职务,停止与日本人合作,却每次都遭到傅筱庵的冷漠对待与辱骂。
朱升源深知傅筱庵的行为天理难容,可多年的主仆情分又让他难以抉择。最终,民族大义战胜了个人情感,朱升源决心为国家和民族除去这一害。
1940年10月10日晚,傅筱庵如往常一样在外应酬,归来时已酩酊大醉。朱升源端来一碗银耳汤,见傅筱庵未喝,便静静等待他入睡。
深夜,待傅筱庵熟睡后,朱升源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轻轻拿起那把早已在心底磨砺许久的菜刀,刀刃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烁着寒光。
他怀揣着满腔的愤怒与决绝,一步步靠近熟睡中的傅筱庵,随后,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傅筱庵的头部、面部和喉管迅猛砍去,一下又一下,仿佛要将多年来积压的愤懑全部宣泄而出。傅筱庵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因失血过多倒在床上。
朱升源行凶后,并未慌乱。为避免引起怀疑,他将菜刀留在傅筱庵身旁,关上房门,拎起菜篮,骑上自行车,从傅家后门悄然离开。
随后,他在接应人员的帮助下,先是躲进法租界,之后辗转逃往重庆。在重庆,这个抗战的大后方,朱升源的事迹逐渐传开,成为人们心中捍卫民族大义的英雄。
尽管生活依旧艰辛,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以自己的经历激励着更多人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傅筱庵的死,震动了整个上海,尤其是那些同样投靠日本的汉奸们。傅筱庵身为伪市长,倚仗日军庇护,曾权势熏天,然而最终却命丧于自己最信任的仆人之手。他的下场,成为了历史对所有投敌卖国者的严厉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