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叛变的地下党约陈毅到酒店里见面,没想到陈毅先去了叛徒家中,只因叛徒媳妇说了两个字,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 1936年,陈毅被敌人困于梅岭这个地方,在生死存亡之际写下了《梅岭三章》这三首“绝笔诗”,诗词刚劲有力,其中展现得的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让人敬佩不已。 他之所以在梅岭陷入困境,主要还是遭到了叛徒的出卖,敌人将他重重包围,想要活捉他,当时的严峻形势一度让他下定了为党牺牲的决心,好在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坚韧,最终成功躲过了敌人的搜捕。 叛徒设下圈套,而且反侦察能力极强,那么陈毅是如何发现其中的漏洞,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呢? 当时正值红军进行长征,红军中有很多重要的革命者都参加了这场艰苦的行军,原本陈毅作为红军中的重要一员,应该跟随大部队一同北上,但是在之前的战役中,他不幸负了伤,虽然经过多次治疗,但是身体一直没有痊愈。 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于是就让他留在了当地,并派给了他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赣粤边境地区,国民党正在大力扩大他们的势力,一些游击队也在积极阻止他们的行动,这时急需要一位作战经验丰富,有勇有谋的战士领导着他们打游击战,陈毅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虽说没有经历长征的千难万险,但是游击队任务也同样危机重重,在和敌人交锋的时候,陈毅期间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不过为了心中的革命信仰,再危险的情况,他都勇敢冲在最前方。 在这2年的时间里,陈毅也逐渐和红军大部队断了联系,在没接到上级的指示前,他只能坚守在这里。 然而有一天,他的同事陈海突然给他寄来了一封信,信中他表示上级那边终于传达了消息,具体的事宜要等他们见了面再详细商谈,上面还写了碰头的时间和地点,约他在一处酒馆见面。 陈毅得知后很是激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另一位同事黄赞龙,心想着两个人一起过去,这样在路上也能有个照应,毕竟多个人多份警惕,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做出反应,没想到这份警惕,还真是让他们没有白费。 陈毅距离陈海的家并不远,他和老黄一商量,干脆先去他家,三个人见上面然后一起去酒馆,可到了他家却没有发现他的身影,只有他的妻子在一旁忙碌,一询问她才得知,丈夫已经去了“团部”。 可是女人发音不标准,他们两人听成了“糖铺”,正好在当地有一家糖铺是我党的秘密联络点,陈毅心中很是不解,不是去酒馆吗,怎么又去糖铺了?两人意识到不对劲,决定去看看究竟。 结果一到那里,就发现这个联络点暴露了,那里里里外外都是国军士兵,他们正在搜查着什么。 好在两人机警,迅速进入了旁边的店铺,这才没被敌人发现。原来陈海此前被捕已经叛变,供出了很多我党的重要地点和信息,这次就是他伙同敌人设的埋伏。 幸亏陈毅心思缜密,行事比较谨慎,让敌人的计划落了空......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9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