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新进展 烽火问鼎计划
《每日邮报》:没有美国的支持,欧洲能承受俄罗斯的攻击吗?
北约32个成员国的军事预算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拥有超过300万现役人员、大约300万预备役人员以及超过70万名准军事部队人员。
除了人力之外,北约国家的军备库中还拥有超过14,000辆坦克,数以万计的其他作战车辆、21,000架军用飞机以及近2,000艘海军舰艇。
然而,战争并非只在纸上展开。一旦将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在外,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爆发大规模冲突的想法,足以让最有经验的战略家们惊出一身冷汗。
欧洲北约国家在几乎所有类别中仍然领先于俄罗斯,除了装甲地面车辆的数量——当然,还有核武器。
但北约军队从未面对过乌克兰所遭遇的那种侵略,尽管进行了广泛的军事演习,他们也并未真正经历过实战考验。
相比之下,俄罗斯不仅表现出愿意在消耗战中牺牲数十万士兵,还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从预备役中抽调人员并迅速将其送往前线的能力。
乌克兰在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后几乎立即实行了征兵制,近期有报道称乌克兰的征兵队伍暴力追捕适龄男性。但俄罗斯无需诉诸征兵,而是依靠其庞大的老兵群体和大量志愿参战者在乌克兰作战。
北约负责人马克·吕特警告英国必须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在唐纳德·特朗普对乌克兰政策的惊人逆转之后。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在俄罗斯达到军事年龄,所有18至30岁的男性都有义务履行一年的兵役。
这意味着,如果俄罗斯真的在战场上与北约交锋,它将拥有大量受过军事训练且身体健全的后备战斗人员。
北约在靠近俄罗斯的八个国家维持着多国战斗群,分别是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但这些部队构成了联盟所谓“威慑与防御姿态”的核心。
然而,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第一道防线,以防止俄罗斯在乌克兰之外的入侵,而不是作为一支随时准备部署到前线的主动出击力量。
尽管已经确定北约的总兵力远远超过俄罗斯,但除非北约国家本身遭到莫斯科的直接攻击,否则联盟的所有成员国都愿意派遣大量士兵参战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俄罗斯与北约欧洲成员国之间的力量对比突然看起来更加平衡,这意味着一场常规冲突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消耗战。
北约后勤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中将去年表示,该安全集团正在努力确保在发生此类冲突时,具备从前线大规模撤离受伤士兵的作战能力。这位德国将军警告说,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经验不同,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可能会使北约在广阔的战场上遭受重大损失。
此外,俄罗斯的空军及其备受赞誉的火箭和导弹储备意味着通过飞机进行医疗撤离将过于危险——这一因素可能会迫使北约部队使用“医院列车”来大规模撤离伤员。
他说:“挑战在于迅速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为大量伤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因此,许多欧洲国家正在努力扩大其军事工业规模,同时各国政治家纷纷对本国的战争准备状态发出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