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身高仅1.2米的李安甫在离休之后,用安置费建造了房屋,房屋落成后,他

倚楼听风话桑麻 2025-02-15 18:07:20

1983年,身高仅1.2米的李安甫在离休之后,用安置费建造了房屋,房屋落成后,他将剩余的8.8万元如数返还给了国家并表示:“我和老伴商量过了,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钱,这是党组织对我们的关怀,我们的基本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因此,剩余的资金应该归还给党。”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德州新闻网??2019-04-11?关于“九旬抗战老兵李安甫……”的报道) 在乐陵的小城中,一位老人的身影在财政局门口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叫李安甫,一个普通的离休老干部,但他的举动却一点也不普通——他亲手将8.8万元现金退回给国家。 这一行为,是他一生忠诚和奉献的缩影,是他内心深处对党和国家最真挚的情感表达,李安甫之所以选择退回这笔钱,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 他深知国家建设的艰辛,不愿因为个人利益而让国家负担加重,这份无私和谦逊,是他一生遵循的原则。 在李安甫的职业生涯中,他对组织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在战场上勇猛无畏,还在后勤保障、情报收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智慧和勇气,为部队解决了许多难题,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李安甫的八路军生涯,始于一次坚定的选择。 当时,他年仅12岁,面对日军的侵略,他满怀愤怒,决心投身抗战,尽管他的姑父宋哲元因他的年龄和身高拒绝了他的参军请求,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李安甫的内心充满了对家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他深知,只有投身战场,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悄然告别了温馨的家园,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一路上的艰辛难以言表,李安甫风餐露宿,跋山涉水,遭遇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挑战。 但他的决心从未动摇,他坚信,只有找到八路军的队伍,才能将个人的力量融入到抗战的洪流中,经过无数次的摸索和探寻,他终于在一片密林中找到了八路军的踪迹。 在八路军的营地,李安甫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智慧,他不仅积极参与训练,还在实战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他的表现赢得了部队领导的认可,最终被正式接纳为八路军的一员。 为了这次行动,李安甫做了精心的准备,他利用自己的小巧身形,化装成一名无辜的小学生,这个身份让他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自由行走。 他的伪装技巧高超,连日军的巡逻队都没有对他产生丝毫怀疑,在乐陵的街头,李安甫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当茨谷五雄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中时,他紧紧握住了手中的武器。 在一瞬间,他扣动了扳机,子弹准确地命中了目标,茨谷五雄应声倒地,这个恶贯满盈的敌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一行动的成功,不仅为乐陵的百姓除去了一害,更是在全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李安甫的英勇行为,极大地鼓舞了战友们的士气,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决定刺杀茨谷五雄之前,李安甫经历了严酷的训练和细致的策划,他深知,这次行动的难度极大,稍有闪失,不仅会功亏一篑,还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给组织和战友带来危险。 因此,他反复推演每一个细节,确保万无一失,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过人的勇气,使得他能够在关键时刻一击必中,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他深入敌后,搜集情报,了解茨谷五雄的行动规律,他多次化装,潜入日军占领区,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 在行动当天,他沉着冷静,利用自己的小巧身形和敏捷动作,成功避开了日军的视线,完成了这一壮举。

0 阅读:27
倚楼听风话桑麻

倚楼听风话桑麻

倚楼听风话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