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17日,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接到报案:在锅炉厂一侧的大沟内,两名

婵媛素影幽 2025-02-15 18:04:51

1991年3月17日,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接到报案:在锅炉厂一侧的大沟内,两名来自临沂的农民——洪玉鹏和姜良平,被人砸伤,在送医途中不幸去世。 副局长郭洪才在刑侦领域经验丰富,对市中区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一听到案发地点,那条深达12米的大沟立刻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这条大沟由兴济河多年冲刷形成,如今兴济河截流,这里没了鱼虾,反倒成了垃圾倾倒场,平日里鲜有人至。 情况危急,郭洪才迅速合上案宗,大步迈向市中区分局,报告情况后,带领干警跨上摩托,风驰电掣般赶往案发现场。 与此同时,济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人龚政委,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刚躺下休息,就被这紧急情况惊醒。他迅速起身,带着侦查员、现场勘察员、法医、照相人员和警犬训练员,拉着警犬火速赶到现场。 到达现场后,郭洪才和龚政委了解情况后,果断将侦破力量分为三个方向:第一组深入调查受害人的人际关系;第二组封锁现场,进行勘测细查;第三组前往受害人所住的英雄山供销社旅馆部寻找线索。济南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行动迅速,电铃一响,全员出动。郭洪才接到报案后三分钟内就赶回分局,短短时间里,以现场为中心的区域就被严密封锁。 当晚,侦查工作迅速展开,很快就获取了几条关键线索:受害人是来济南拉电瓶壳的农民,刚卸完货不久,就被一个小伙子引到出事地点,随后被该小伙子伙同另外两名歹徒砸死,身上近千元现款被抢走。案犯之一身高约1.7米,门牙缺失一颗,右眼眉上有黑痣,身穿古铜色拉链风衣,脚穿高腰农田鞋。在中心现场,留下了两洼鲜血、一盒烟和被害者的帽子。警犬也参与了追踪,可由于风向、风力以及马路上行人众多,追踪线索被迫中断。 凌晨4点半,市公安局局长李新民和副局长徐金荣听取汇报。经过10分钟的案情剖析,李新民向全市相关单位下达了五项紧急通知,布下天罗地网。随后,刑警副大队长王梦芹、老刑警队二线队长张守贤、市中区分局局长杨志臣、副局长刘玉湘等迅速赶到,一个“智囊团”在现场组成。 很快,一个29人的专案侦破组组建完成,侦查工作从六个方面全面展开:对被害人详细询问,查漏补缺;对旅馆部进行侦察访问;考虑到案犯可能是拣垃圾或收废品的,成立垃圾场调查组;调查南郊临时人口;排查现场周围单位;对罪犯逃跑方向深入追踪。 3月21日,二七新村派出所民警刘培福、刘西泉在梁家庄调查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章丘县白云湖乡的农民李玉洪、未婚妻陈美英以及好友刘玉水,3月17日傍晚也被罪犯以同样方式骗到锅炉厂西侧的兴济河沟,被抢走身上仅有的220元现金和两块手表。民警询问为何不报案,刘玉水表示害怕坏人报复。专案组根据作案手段、人数等特点,判定这两起案件为同一伙罪犯所为。 垃圾场调查组将目光锁定在垃圾场中那间孤零零的小屋。屋里住着长期在济南拣破烂的35岁平邑县农民魏振。3月22日上午9时,魏振被带到派出所。他交代,听王刚说,18号晚上看到一个人去了省立医院,怀疑与此案有关。很快,王刚被传唤到派出所。王刚21岁,是回乡倒流人员,无户口。他称,18号晚上9点左右,自己因病坐哥哥的三轮车去省立医院看病,看到一个叫“小军”的熟人双手血淋淋地在缝合包扎,此人是柳埠镇阎家乡阎家村人,但不知其真实姓名,只知道他有个哥哥,经常在这儿拣垃圾,眉上有豆粒大的痣。 与此同时,市城建材料厂基建办公室办事员李开明向专案组描述,南郊柳埠镇的杨连贵长期拣垃圾、卖破烂,据杨连贵讲,作案者叫李海,阎家河人,眼眉上有绿豆痣,缺一个门牙,作案时还拉上了弟弟李军,李军在市中区轧钢厂工作。 专案组正准备寻找杨连贵进一步调查时,南郊派出所民警卢化新和刑警大队干警董江已找到杨连贵,杨连贵接受协助侦破任务后,迅速刺探到情报并汇报。案犯作案时骑的双梁自行车就是向杨连贵借的。 随着调查的深入,案犯的面目越来越清晰。知道罪犯是谁了,再抓就好办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专案组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与时间赛跑,在复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最终成功捕捉到了李家兄弟的踪迹,将其一举拿获。

0 阅读:53
婵媛素影幽

婵媛素影幽

婵媛素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