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死后为何会被侄子、继子顺治帝掘坟鞭尸呢?真是因为他被爱情冲昏头继而养了“白

李满谈过去 2025-02-14 22:10:38

多尔衮死后为何会被侄子、继子顺治帝掘坟鞭尸呢?真是因为他被爱情冲昏头继而养了“白眼狼”?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他是清史上极具有戏剧性的人物之一。虽然正史上没有确切记载顺治母亲孝庄太后下嫁他,但这段历史已被后世史学家论证过,也就是说:他的确与孝庄存在极深的情感羁绊。 捋顺了这一层,多尔衮为助顺治登基杀了皇太极长子豪格,也就相当通顺了。 多尔衮自幼在马背上长大,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哥哥南征北战,他的军事天赋惊人。因为本事够大,皇太极猝死时,他本可登顶,但却为了孝庄主动拥立6岁的福临继位为皇帝。 福临做了皇帝后,某种程度上,多尔衮一直在为娘俩打江山。1644年,多尔衮解决了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随后,清军正式入关。 可以说,若不是多尔衮,清朝不可能如此迅速就统一全国政权。 多尔衮打江山,顺治坐享其成。按理,顺治应当对多尔衮感激涕零。可现实却是反的,多尔衮权倾朝野之际,顺治对他却满怀恨意。 这很容易理解:同性之间容易妒忌,同是男性的多尔衮,不仅分享了自己母亲的爱,还分享了朝臣对他的敬重。他心里若无恨意,他还是男性吗?这也是为什么雄狮在打败另一头雄狮接管所有母狮后,会杀死该雄狮留下的小雄狮的原因所在。 在对多尔衮有恨意的同时,顺治又因为母亲的缘故,对多尔衮多了一丝顾虑。正是这层顾虑,让他在多尔衮突然猝死之际,懵逼地率贝勒、储王、文武百官去迎灵柩,他还发了《摄政王多尔衮甍逝诏书》,诏书中有大量夸赞多尔衮历史功绩的字句。 可多尔衮死后仅仅三个月,顺治很突然地,就借多尔衮政敌之手,公布了多尔衮的数条罪状,其实都是些不痛不痒、可大可小的事,可顺治却说他“谋逆果真,神人共愤”。 接着,被怒火彻底点燃的顺治不仅命人把多尔衮的陵墓毁了,还将他的尸体掘出,并用棍子打、鞭子抽,还砍掉了多尔衮的脑袋,暴尸示众…… 这段历史被外国传教士卫匡国详细记录在了《鞑靼战纪》中,其他史料也有记载,凡是看过这些史料的,都不得不感叹顺治的残忍至极。 顺治变脸为何如此快,这三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后来为多尔衮平反的乾隆说:那三个月里,年纪尚小的顺治被多尔衮的政敌蛊惑了,因此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当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乾隆无疑是在为他的曾祖父“粉饰太平”,他给曾祖父找这么个借口的原因,与正史不记载多尔衮和孝庄纠葛关系的原因一致:为了皇家体面。 真实情况极有可能是这样的:多尔衮刚猝死时,顺治还没反应过来,便很自然地按照惯性办事。可等他下葬两三个月后,他突然彻底缓过神来:多尔衮真的死了,那个霸占自己母亲,还对自己各种约束的男人已经死了,他还被风光大葬了,现在正舒舒服服地躺在陵墓里。而且,还有那么多臣子为他的死哀痛不已,生前他所居住的睿王府相当宏伟壮丽,面积已经超过了皇宫……他凭什么? 顺治越来越想不通,他甚至还为此睡不着觉。而人一旦睡不着,一定会出现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本身又会导致情绪失控。顺治本就年轻,又是意气用事的性格,后来完全被怨恨、怒火笼罩,实也是情理之中。 极有可能,群臣,尤其是之前多尔衮的政敌,他们是在揣摩到顺治的心思后,站出来说多尔衮的坏话,以将顺治心里的怨恨扩大。这背后,当然有八旗内部的互相倾轧,亦有多尔衮生前心腹的各种利益权衡(为自保出卖多尔衮)…… 总之,顺治最终暴怒,对多尔衮的尸体进行了侮辱,这种“大可不必”背后,是情绪爆发后的疯狂,也是人性的必然。 可叹,顺治多多尔衮的怒火,并未随着他对其尸体进行的侮辱而结束,这怒火蔓延到了之前跟着多尔衮混的大臣、亲信以及女儿身上。 多尔衮的大臣、亲信,或被处死或被贬革,没有一个好下场。而他唯一的女儿东莪格格也不知所踪。 如此多尔衮,也难怪世人将他称为“冤大头”了。也因为太冤,三百年来,每每有男人欲迎娶有儿子的女人,世人都会以多尔衮的案例对人进行劝谏。 时至今日,若听到有男子欲娶“带儿女”,人都会奉劝说:你有多尔衮的实力吗?人多尔衮死后都被鞭尸,你没他的实力,就敢做他做的事? 对于这种种,我想说:历史是历史,历史可以照进现实,但毕竟不是现实。所以,历史故事,看看就行,完全对号入座,那就是把历史读死了!不可取!不可取!图为多尔衮AI图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雪儿

雪儿

3
2025-02-18 16:09

因为他给皇帝的爸爸戴了绿帽子

猜你喜欢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