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叛徒!”1990年,苏联红场上,一位老兵举着旗帜,向着叶利钦支持者大声怒吼,声音中有着掩盖不住的愤怒。 一九九零年的莫斯科,寒风凛冽。红场上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这一年,整个苏联正处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改革的浪潮席卷了这个庞大的国家。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下,支持叶利钦的示威者和拥护原有制度的民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群中,一位身着旧式军装的老兵格外引人注目。他的胸前挂满了勋章,手中紧握着一面褪色的苏联军旗,那是他在战争年代就开始珍藏的旗帜。当看到一群年轻的叶利钦支持者举着标语经过时,这位老兵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你们这些叛徒!"他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 这一幕很快引来了更多人的注意。老兵站在人群中,就像一座不肯倒下的丰碑。他的怒吼声中包含着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担忧,更多的是对即将分崩离析的祖国的深深忧虑。周围的人群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些老年人默默地站在老兵身后,而年轻的改革派支持者则报以嘲讽的目光。 红场上的这一幕,实际上是整个苏联社会矛盾的缩影。此时的苏联,经济困境日益严重,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波罗的海三国已经开始寻求独立,其他加盟共和国也蠢蠢欲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没能挽救颓势,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率先宣布从苏联独立,这一举动成为了苏联解体的先声。立陶宛的行动激起了其他加盟共和国的跟风效应,多个共和国纷纷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并开始着手制定实现独立的具体步骤和措施。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苏联这一超级大国的崩溃已进入了倒计时,政治格局的剧变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1991年12月,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之间的权力更替成为了历史的关键一刻。12月23日,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一场长达8小时的会谈。这次会谈并非单纯的政治交流,而是一次关于权力移交的实际操作。戈尔巴乔夫在会谈中同意将苏联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控制着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以及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府等一系列权力移交给叶利钦。戈尔巴乔夫在这场谈判中所作的决定,实质上意味着他正式接受了苏联解体的现实,而这也是他自己逐步失去控制权的标志。 这场权力移交的背景深刻,既是两位政治领导人的互动,也反映了整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剧变。戈尔巴乔夫的决定并非心甘情愿,实际上,在随后的几天里,他和一些亲密的助手,如雅科夫列夫和谢瓦尔德纳泽等人,举行了告别会。在这些告别的场合中,戈尔巴乔夫和他的工作人员依依惜别,深知他们将不再是曾经那个强大国家的一部分。 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正式辞去了总统职务,并签署了最后一道总统令——将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权和“核按钮”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这个决定象征着苏联中央政府的解体和俄罗斯的崛起,戈尔巴乔夫此时不得不承认,曾经强大的苏联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他的辞职讲话中透露了对于国家分裂的痛惜和无奈。他表示:“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原则性考虑。”戈尔巴乔夫认为,尽管他坚持各共和国拥有独立性和主权,但他更主张的是保持苏联的国家完整性。然而,历史的潮流已经无法逆转,苏联分裂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提到,“肢解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对此我是不能同意的。”这句言辞显露出他内心的痛苦与不甘。曾经在世界舞台上充满权力和影响力的他,如今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失败和失落。然而,他并未完全丧失希望,在演讲的结尾,戈尔巴乔夫以乐观的口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相信,尽管目前苏联的分裂已经无法逆转,但他的人民终将迎来繁荣昌盛和民主的社会。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的最终解体。12月25日,在戈尔巴乔夫正式辞职后,权力的象征——“核按钮”由他亲自交给了叶利钦。这一行动不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仪式,更代表了俄罗斯作为苏联继承国的地位。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镰刀和铁锤图案的红旗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象征俄罗斯的三色国旗升上了旗杆。这个瞬间,标志着苏联的彻底解体,同时也标志着俄罗斯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 在这场历史性的权力更替中,戈尔巴乔夫的辞职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昭示了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苏联的解体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瓦解,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影响了整个国际体系。叶利钦成为新的俄罗斯总统,开始了新的政治征程,而戈尔巴乔夫则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他的改革精神、他对社会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虽然未能阻止国家的解体,却为后来的全球政治变革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你是个叛徒!”1990年,苏联红场上,一位老兵举着旗帜,向着叶利钦支持者大声怒
安琪小世界
2025-02-14 11:14:16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