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总参提出研制新型地空导弹系统,主要攻击低空、超低空目标。这就是后来的红旗-7号,它以法国技术为基础,经过多年的攻关与试验,于1988年正式定型,它单发命中率在80%至90%之间,分为陆基和海基两种型号,陆基型称为红旗-7A,海基型称为红旗-7B(俗称海红旗7),出口型号为FM-80。 1979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下达新地空导弹研制任务,由七机部二院负责,钟山担任总设计师,项目涉及机械、航空、电子、兵器、冶金、化工等领域的200多个工厂和研究机构。 1981年9月,国防科委组织总体方案论证,军方和科研机构对红旗-7号的设计进行了审查。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并配有光学辅助系统,主要用于拦截低空快速突防目标。武器系统由直接作战装备和地面支援装备组成,包括导弹、搜索指挥车和导弹发射制导车、电子维修车、机械维修车、导弹装填运输车、导弹测试车、导弹运输车等。 红旗7号导弹的研制工作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方案设计阶段(1980年初至1981年4月)。这一阶段主要完成武器系统及导弹控制、制导各分系统的方案论证,并制定模样弹、独立回路弹、闭合回路弹和战斗遥测弹的总体方案。1981年9月,国防科委组织了总体方案论证,军方和科研机构共同审查了设计方案,为后续的技术攻关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为设计攻关阶段(1981年至1983年3月)。在这一阶段,各研制单位集中力量,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例如,310所在工艺攻关中攻克了发动机壳体旋压成型、薄壁燃烧室焊接及热处理变形等技术难点;上海航天局803所解决了自动驾驶仪的多个关键问题;二十五所在红外引信和变流器的研制过程中取得突破;二部、二十三所、706所则在计算机软件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此外,204所研制的新型聚焦破片杀伤战斗部,解决了炸药配方和药柱加工等关键工艺技术。 第三阶段为试样研制阶段(1983年1月至1985年6月)。在此期间,各分系统在突破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展开了试样的研制与试验。283厂仅用八个月便成功试制了第一发模型遥测弹,并在飞行试验中表现良好。二十三所研制的01批制导站于1985年7月提前完成总装与校飞试验,并于9月参加闭合回路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整个阶段共试制出43发导弹(其中11发用于地面试验),并进行了9次飞行试验,共发射23发导弹,其中19发成功,两发部分成功,两发失败。 第四阶段为系统试验阶段(1985年5月至1987年4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全武器系统的协调、对接验证和飞行试验。1985年8月,在地空导弹试验基地进行首次全系统试验,发射5发导弹,其中2发成功,1发脱靶,2发失控自毁。经过故障分析并采取改进措施后,1986年8月再次进行试验,发射2发战斗弹,均成功命中目标。1987年3月进行性能鉴定试验,3发导弹成功击落3架靶机,系统试验顺利完成。 第五阶段为设计定型阶段(1986年7月至1988年6月)。1988年初,武器系统正样研制完成,并展开一系列定型试验,包括地面试验、制导站校飞试验、武器系统拦截试验和战术使用性能试验。1988年4月至6月,系统进行了14次飞行试验,成功击落8架靶机,首次实现拦截双目标和超低空目标。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红旗7号导弹武器系统达到设计要求,正式定型。 红旗7号导弹作战反应时间短,通常仅需数秒,紧急情况下可进一步缩短。武器系统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较高,具备系统功能自检与二级维护测试能力,火力转移速度快,能够同时应对多个目标。 红旗7号导弹采用四联装发射架,系统射程为500米至12千米,射高30米至5.5千米,一个作战连通常配备1部搜索指挥车和2至3部发射车,搜索指挥车配有大型雷达,可替代发射车的小型雷达,提高战场感知能力。每枚导弹造价约16万元人民币,发射车约106万元人民币。
不反对中国统一,美军态度巨变,唯一条件已开出,不想决战解放军! 特朗普在台湾
【58评论】【1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