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香园小磨香油: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曲阜师范大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 山东寒假社会实践 2025三下乡社会实践 在山东无棣,丰香园小磨香油作为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支强劲的引擎,为当地助农事业全力驱动。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农遗新韵”实践队员带着求知与探索之心,走进丰香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深入了解其在非遗助农方面的卓越实践。
百年传承底蕴,开启助农新篇
丰香园小磨香油有着深厚的五代传承底蕴。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员踏入了充满历史韵味的丰香园非遗博物馆。馆内生动展现了从芝麻筛选、漂洗到磨制、水代法取油等精细工序,这些传统技艺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凝聚着先辈们智慧的结晶。除了工艺展示,博物馆还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制油工具。在讲解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这些工具的演变也反映了技术的不断革新与传承。在五代传承人的努力下,丰香园不断发展壮大,荣获诸多荣誉,它传承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还有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这两者共同为助农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融合发力,拓宽农民增收路
讲解员向实践队员详细阐述了丰香园的助农模式。公司深知优质原料对产品品质的关键作用,从介绍中得知,车王镇等地的自然条件适宜芝麻生长,产出的芝麻品质优良。丰香园牵头成立芝麻种植合作社,与众多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承诺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芝麻。这一举措极大激发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不少农户扩大种植规模,芝麻种植面积显著增加。
为提升芝麻质量,丰香园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从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给予科学指导。实践队员在与公司工作人员交流中了解到,在专家指导下,芝麻产量和品质双提升。以前亩产量较低且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得到改善,如今优质芝麻不仅满足了丰香园的生产需求,更为农户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在加工环节,丰香园传承与创新并重。讲解员介绍,公司坚持“四八秘笈”等古法技艺,同时引入现代化设备,建立标准生产车间。这不仅保证了香油品质,还提高了生产效率,能够消化更多的芝麻原料,进一步保障了农户的销路。
此外,丰香园积极拓展产品线,开发出芝麻调和油、芝麻酱、芝麻粉等衍生产品。这些新产品丰富了市场供给,也增加了对芝麻的需求,形成了良性循环,让农户实实在在受益。
品牌带动辐射,激发乡村新活力
实践队员从讲解员处了解到,丰香园注重品牌建设,凭借良好的品质和口碑,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公司经常参加各类食品展会、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展示传统制作工艺、开展产品推广。随着品牌影响力扩大,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对芝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间接带动了更多农户参与芝麻种植。
从公司提供的资料和介绍中,实践队员看到,丰香园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发展。一些农户开始从事与芝麻运输、包装等相关的工作,增加了收入来源。同时,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乡村公益事业,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出力,改善乡村发展环境。
此次对丰香园的调研,让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非遗在助农方面的巨大潜力。丰香园小磨香油以其独特的传承优势、产业融合模式和品牌影响力,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非遗助农提供了优秀范例,也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