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一对夫妇诞下残疾儿不愿抚养,竟弃于草丛。孰料,村中一孤独汉子竟毅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2-14 00:30:32

1991年,河南一对夫妇诞下残疾儿不愿抚养,竟弃于草丛。孰料,村中一孤独汉子竟毅然将其抱回。 【消息源自:《1991年河南村弃婴被捡后养鸡致富报恩,背后故事感人至深》,2021 - 12 - 03,河南资讯网】 在1991年的河南某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这里也涌动着时代的浪潮。改革开放的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人们都在积极探寻着发展的新路径。可在这浪潮之中,也存在不少挑战,就像这个村子和很多农村一样,发展得并不均衡。 村里有一对夫妻,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宝贝儿子。可谁能想到,孩子出生时就被诊断出了脊柱裂。这消息就像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了夫妻俩的心上。孩子这辈子怕是没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以后的生活还需要长期精心护理。而当时,他们家的经济状况那叫一个紧张啊,为了给孩子治病得花多少钱啊!最终,这绝望的夫妻,还是做出了一个违背人伦道德却又无比无奈的决定——把儿子扔在了村外的草丛里,盼着孩子能自生自灭,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就在这个普通的年头,有个叫丁全栓的大龄单身汉在村里生活着。都快四十岁了,家里穷得叮当响,性格憨厚老实。因为他身上某些毛病,一直没找着合适的老婆,每天就自己孤零零地过着日子。这天,他正准备回家,突然听见草丛里传来婴儿的哭声。那哭声,就像小猫在挠他的心一样。他寻思这大白天的,怎么会有哭声呢?出于本能的善良和同情,他二话不说就朝着哭声的方向走去。 到了地方,他看到了被亲生父母丢在草丛里的小丁转成。那小家伙躺在草丛里,孤苦伶仃的,哭得那叫一个委屈。丁全栓看着这小生命,心里满是怜悯,眼泪都忍不住流下来了。他心里清楚啊,抚养这么个残疾孩子,以后的日子得多难啊!可他的善良和责任感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燃烧起了他心中的决心。他暗暗对自己说:“这孩子,我养定了!”于是,他决定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丁转成跟着丁全栓回了家,这算是开启了他的新生活。可这新生活啊,一点都不容易。因为脊柱裂的影响,丁转成没办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自由地跑来跑去玩耍。丁全栓心急如焚,为了给儿子治病,他咬了咬牙,把家里唯一的宝贝——一头老牛给卖了。他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就盼着能治好儿子的病。 幸运的是,手术还算成功。丁转成虽然没有办法自己走路,但他至少能坐起来了。这对丁全栓和儿子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希望啊!可丁全栓没时间开心太久,他知道,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每天,丁全栓都要耐心地教儿子用手和胳膊支撑身体,想办法让他能变得更独立。刚开始,丁转成总是掌握不好平衡,经常摔倒。丁全栓就一次次地扶起他,鼓励他再试一次。他的眼睛里总是充满了期待,希望有一天儿子能自己站起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丁转成在养父的悉心照料下慢慢长高了。他特别懂事,知道养父为了自己付出了太多。他也不想让养父太累,所以每天早早起来,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管身体残疾,可他心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就像一团燃烧的火,怎么也灭不掉。 到了2017年,互联网的风也吹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子。丁转成偶然在网上看到养鸡产业很有潜力,脑袋一亮,决定试试这条路。说干就干,他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买了第一批鸡苗。可谁知道,这养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没养几天,问题就接二连三地来了。 饲料的供应总是不稳定,一会儿这个供应商说没货了,一会儿那个说价格又涨了。鸡病也时不时地来捣乱,丁转成又没经验,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市场开拓更难,大家对新品牌的鸡蛋都有点怀疑,没人愿意来买。但丁转成没有放弃,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太阳都落山了才回家,精心照料着那些鸡。 好不容易,几个月过去了。丁转成的鸡群存活率出奇的高,产蛋量也稳定了下来,在当地市场渐渐有了名气。这可把丁转成高兴坏了。就在这时,一个好心人知道了丁转成的事情,被他的坚韧感动了。这个大好人直接送给他一辆三轮车,这下可好了,他的运输效率大大提高了,养鸡事业也越来越顺利。 丁转成的成功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和养父在这个过程中,每天都在学习新的养鸡技术,不断改进饲养管理的方式,还绞尽脑汁去探索市场需求。他们还会一起琢磨新的营销方法,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如今,丁转成的养鸡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了村里有名的养鸡大户。而他也没有忘记养父的恩情,不仅让养父过上了好日子,还经常帮助村里的其他人。他和养父的故事,就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村里每个人的心中。这个故事也让更多人明白,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爱和希望,哪怕身处逆境,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0 阅读:15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