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什么来着?卷王比亚迪一出手,立马就会引发汽车行业新一轮的内卷大战。
首先卷起来的,就是智驾系统本身。
今天早上,余承东发微博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打电话有网就行,而上网则需要5G,华为的鸿蒙智行断代领先!
今天下午,华为和上汽宣布合作,联手打造智能车新品牌“尚界”,目标为年轻人市场,车型售价在17万-25万之间,正好也是比亚迪的主力价格带,预计今年4季度推出首款新车。
低价可用 vs 高价好用,历来是导致内卷的经典路径:当性能逐渐触碰到天花板,高投入无法产出高利润时,那接下来就只能打价格战,收敛至低价好用,以求保住市场份额。
其次,对绝大部分车企而言:过去的库存老车型要出清,旧产线要改造,新技术包括数据平台的搭建、扩容,都需要极大的投入,关键新车售价还没提高。
比如比亚迪自己,昨天刚开完发布会,今天立马就宣布降价清库存。
这就是比亚迪的特点:表面上在和你拼配置拼技术,实际上就是在卷价格,这对整个行业、以及二手车市场,都会带来极大地冲击。
那么接下来,大家只能重新砸钱,快速全面智能化,但结果不过是求一个留在场内的机会,仅此而已。
第三,大部分消费者,如无迫切的换车需求,不太可能专门为了智能驾驶而去换车,尤其是这两年刚换新能源车的车主,油车车主就更别提了,更加保守。
部分人甚至会因为对智驾的不信任,而选择观望,毕竟车不受自己掌控,要真出了事,对人对己都是个大麻烦,那还不如先让别人当小白鼠,等性能和法规案例都成熟了再说。
第四,由于实际法规案例的缺失,智驾险在刚开始阶段,肯定不便宜,之前华为的智驾险,是一年额外4000块,小鹏也准备推出,以后万一事故率不低,那保费还会增加。
这些现实情况,都对智能车不利,最终还是得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要么降价不降质,要么加量不加价。
今天整车股普跌,就是因为这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