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把雍正攒下的家业败光了"这种说法到底有依据吗? 这么说吧,这事儿还真不怪乾隆。雍正时期虽然国力强盛,但也不是没有隐患。西北的准噶尔依然虎视眈眈,雍正晚年与之一战财政跳水,清军也无力一举歼灭对手。 再看看国内,十几年间人口增幅并不大,但乾隆继位后呢?六年就突破1.4亿,四十年狂飙到2.6亿,这人口爆炸的态势,估计雍正做梦都想不到。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乾隆能有啥招?只能是杀!继位伊始,乾隆就发动了对准噶尔的讨伐。 不止如此,大小和卓、金川、林爽文、廓尔喀,甚至后来的缅甸、越南,战事一桩接一桩。就冲这劲头,雍正留下的家底再厚,能撑几年? 但事实是啥?60年间,清朝真的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乾隆在民生上的慷慨大方。赈灾、免税、修水利,这些政绩比起他爹真是不遑多让。 就拿赈灾来说,乾隆朝就花了近2亿两白银,比雍正时多了何止十倍。到乾隆退位前,户部库存仍有6000多万两,这放在雍正时期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了。 可这"十全老人"也不全是美谈,其阴险多疑、残酷冷血的一面,可以说把他爹和他爷爷的"传统"发扬光大了。 对儿子兄弟严防死守、大义灭亲,对大臣羞辱贬斥如同家常便饭,满朝文武谁敢忤逆? 就连理学大儒也被他斥为"倡优",遑论那些敢于直言的臣子,怕是早就凉透了。文字狱、个人崇拜更是推向极致,整个社会在他的铁腕控制下,渐趋凝滞。 所以,乾隆到底算不算"败家子"?我看未必。 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把大清推向鼎盛,完成了祖父父亲未竟的事业。民生、边疆、财政各个方面都有建树,岂是靠"败家"二字就能概括的? 但他的功绩,也掺杂着太多令人不安的因素。极端专制下的太平盛世,实为难以持续的繁荣,埋下了大清衰败的种子。 总之,乾隆是康雍二帝开创的时代的集大成者,是满清专制下的产物,亦是末代盛世之象征。对这样一位功过参半的君主,历史自有公论。 毕竟,哪个时代都逃不开治乱兴衰的轮回,又何必苛求乾隆一人呢?
"乾隆把雍正攒下的家业败光了"这种说法到底有依据吗? 这么说吧,这事儿还真不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2-12 16:54:29
0
阅读:397
孤高最是奢侈
就问摊丁入亩乾隆有没有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