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的行为成为了争议的焦点。谅山战役后,我军按计划撤退,但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冯增敏的行为成为了争议的焦点。谅山战役后,我军按计划撤退,但越军并不甘心,试图在我军撤退过程中进行反扑。为了确保撤军顺利,50军150师448团2营被指派为掩护部队。 2营由三个连组成,一连和八连分别驻守在两座山头上,三连则布防在山下的村庄。2营的任务是阻止越军从南面进攻我军主力。 3月5日晚上,越军突然发起了猛烈进攻,分成两路:一路攻击一连所在的山头,另一路绕过三连的防线,直扑八连阵地。越军使用大量火力武器压制我军,并派遣大量步兵进行攀登和突击。遭受敌军强烈压力的一连和八连迅速陷入困境。 一连的副连长王建国指挥得当,组织战士们顽强抵抗,并及时向团里报告。接到报告后,团里指派参谋长李明带领三连前去增援。 李明带领三连抵达一连山脚下时,发现一连已被敌军打得节节败退。李明迅速指挥三连分为两个小队:一队与一连会合,另一队向八连阵地进发。当李明带领后者赶到八连时,发现阵地上毫无敌情,疑惑之下加快了步伐。 接近八连时,李明听到一声巨响,发现越军用火箭筒炸开了八连的碉堡。此时,他通过望远镜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八连连长冯增敏手持白旗,向越军示意投降。八连的战士们纷纷放下武器,步履沉重地被越军押走。 李明立即用无线电报告团里这一突发情况。团里得知消息后,震惊且愤慨,团长刘建华立刻下令李明带领三连小队营救八连的战俘,并严厉指责冯增敏的投降行为。 李明接到命令后,带领三连小队向八连阵地进发。然而,越军已将八连战俘带走,李明只能依靠越军留下的脚印继续追赶。在追击过程中,李明发现一些八连战士的遗体,并从他们的死状看出,冯增敏的投降行为极为匆忙,甚至没有为阵亡的战友做任何处理。 冯增敏的投降成为了战后审视和讨论的焦点,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军人声誉,也给整个战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32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本人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本人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