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认为张居正成功了,易中天认为失败了,那么该如何理解张居正? 说直白点,这事儿还得分两头看。你要说张居正是大明的臣子,为大明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的话,那他算是失败了。可你要说他是为万民利益呕心沥血的宰辅,那又绝对是成功的。 先看看张居正的下场。人家好不容易熬到48岁才坐上首辅的位子,结果58岁就病死任上了。 死后呢?皇帝陛下亲自下旨,一脚把他踹进十八层地狱,剥夺所有荣誉,老家的族人还差点被饿死。 这待遇放眼明朝历史上的首辅,也就张居正一个"享受"到了。可见有多少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为啥?还不是因为张居正动了文官集团的奶酪。搞什么一条鞭法,直接从官僚、富户口袋里掏银子,谁受得了? 文官集团那是一条道走到黑,把张居正的名声给搞臭了。皇帝虽然心里不痛快,但面子上也不好不顺着官僚来。 但你往深了琢磨,就明白张居正的苦心了。 《周礼》里不是说"刑不上大夫"嘛,偏偏张居正就敢拿刑杖抽大夫的脸。为啥?还不是看不惯"投献即免税"的陋习。 他的理想,是让所有人一碗水端平,该交税的就得交,没有例外。 说白了,张居正是想给大明来一剂猛药,可这药方开得太狠,皇帝受不了,百官受不了,老百姓也吃不消。 整出个药丸难咽,药石无医。先不说药方对不对,光是敢给大明放血,张居正也算仁至义尽了。 可惜啊,张居正就是大明最后的良相。此后百年,真就再没人敢动文官的奶酪了。反观大清,人家继承了明朝的烂摊子,硬是把"摊丁入亩"给办了,把张居正的遗志给完成了。 所以说,张居正到底是成是败,还得看你站在哪个角度。 站在封建王朝的角度,他败了,因为最后还是没能力挽狂澜。可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他其实赢了,因为变法思路是对的,只不过时机不成熟罢了。 总之一句话,张居正是典型的时代悲剧人物。他看得见大明的未来,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步向灭亡。 或许每一个改革者的宿命就是如此,要么不被理解,要么半途而废。但无论如何,这份魄力和远见,值得后人敬仰。
雍正生前一直觉得乾隆如果当皇帝可能镇不住人雍正给过乾隆评价,称乾隆是秉性仁慈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