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说直白点,还是用兵思路不一样。而且关于这个问题,清朝将领自己也纳闷。光绪十一年户部奏折上写了,前代用兵兵多饷少,我朝用兵兵少而饷多,这是为何? 其实,清朝那点人马,平时压根不在一块儿,而是四处驻扎,天南海北打散成小股。 光绿营就有60万人呢,但是一个驻地就那么三五百号人,还有的地方跟鬼子的炮楼似的,才几十号人。这么分兵,还不如人家团练呢。 你说这是干啥用的? 打治安战呗。 清军这编制,就是防内乱用的。一看百姓不太平,立马就近出动,来多少死多少。就这还经常打不过,得凑兵。 打个大仗,看着那笔画,一股儿一股儿调,凑个万人得找十来个地儿要兵,这众筹呢? 要是明朝用这法子,陈胜吴广那点叛军,出村儿都够呛。 但是这体制打会战就不行了,这边来1000,那边调1000,装备训练各不一样,打仗跟拼图似的。 抗日要这么干,中央军调俩团,川军来个团,新38师再来点,最后拉一块,还没开打得先凑合半天。这仗怎么打? 其实府一级数据已经很极限了,比如泽州府就112人,要紧急调兵,抽一半就56人,三分之一才75人。 区区一府,能调动的也就这么点儿。更别提那些分布在通衢要道的"交警"了,根本腾不出手。 清军这驻防,一个营就给你拆的七零八落。 以山西太谷县为例,明朝时那是上百号兵,清朝呢? 战守兵才11个!县城4个,俩地方再各俩。武器就更寒碜了。明朝装备好几千件,清朝时? 全县才200来件,还没明朝的闷棍多。你让这点兵怎么打仗? 所以清军要大规模用兵,那是真难。几千人就够上头了,一调就是一省俩省的。 到了鸦片战争,英国人打过来,清军居然还不如人家多。清朝后期,也就调个万把人的兵力,就快顶天了。 这才不得不大规模启用团练,但终归是外人,指挥使唤起来哪有自家兵顺溜? 所以仗打的那叫一个惨。
为何清朝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说直白点,还是用兵思路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2-07 12:53:28
0
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