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搞追赃助饷是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在一个多月内迅速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难道在这期间李自成和他的谋士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吗?
均田免粮是李自成打出的一个旗号,同时也是他的政治纲领,相比较于腐朽的明朝,这个口号带来的正面影响太多了。
首先,它赢得了广大被压迫剥削的农民阶级的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曾经多次被明朝官军击败甚至几乎彻底消灭,但得益于均田免粮这一口号的影响,使得不断有走投无路的农民加入李自成的起义队伍。
其次,它极大的震慑了明朝的统治阶级,诸如福王之类的趴在农民身上吸血的明朝宗室被起义军清算,动摇了明朝的统治地位。
但是这个口号也有弊端,它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解决军队的粮饷,打仗需要钱,而且还是大量的钱,既然都均田免粮了,钱不能从穷鬼身上出,那从哪来?自然是谁有钱拿谁的。
因此,李自成包括同时期的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经济来源主要靠抢,大明朝那些个有钱王爷们基本被他们抢了个遍。
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大问题,等到攻下北京灭亡明朝后,均田免粮这个政策就暴露出了明显的弊端。
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政权领导者们的身份已经变了,他们从反抗者变成了统治者,而曾经的敌人大部分都投降了,也变成了大顺的臣子,算是自己人了。
这时候问题来了,曾经大顺军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断了,老百姓的钱不能动这是基本原则,现在有钱人的钱也不能动,那这个钱从哪里来?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追赃助饷是大顺军历来的一个传统,你不让他们干说不定哪天就兵变了。
于是在进入北京后,大顺军依旧大搞追赃助饷行动,尽管后来李自成和他的谋士们比如牛金星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李自成本人在1644年的4月8日亲自下令停止追赃助饷,但为时已晚。
大部分曾经投降的明朝旧官员们不再配合,甚至情愿投靠外族,比如吴三桂,大顺政权便是在满清与前明士绅阶级的里应外合下被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