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法援越的时候,陈赓大将往死催越南人千万不能晚出发,结果天不好越南晚了一个小时。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2-11 10:09:35

抗法援越的时候,陈赓大将往死催越南人千万不能晚出发,结果天不好越南晚了一个小时。陈赓气得破口大骂越南人干不成事,这场仗要输,结果越南还是赢了。因为法国人出发得比越南人还晚……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还没开始国内建设,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北京,此人居然是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 他此行目的明确,请求中国援助,帮助越南人民摆脱法国殖民者的压迫,毛主席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新中国也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但面对老朋友的请求,最终还是决定伸出援手,思虑再三,毛主席决定派出一位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将领前往越南担任军事顾问,这个人就是陈赓大将。 7月27日陈赓率领军事顾问团抵达越南,一下飞机,潮湿闷热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让习惯了北方气候的陈赓有些不适应。 在当时留下的老照片里,他穿着长袖衣服,皮带紧紧地勒着裤腰。 前来迎接的越南同志热情地递上了水果,陈赓是出了名的爱吃,看到这些热带水果,心情也好了不少,他还风趣地给推水果车的越南妇女起了外号。 一路上说说笑笑,陈赓也对即将开始的援越任务充满了期待,不过当晚的瓢泼大雨和随之而来的牙疼,似乎预示着这段旅程并不会一帆风顺。 首战至关重要,为了鼓舞越军士气,他决定先攻取东溪小镇。这个小镇位于高平和谅山之间,战略位置重要,但法军守备薄弱,只有区区350人。 越军足足有7000多人,兵力对比悬殊,9月16日凌晨,战斗打响,本以为是一场轻松的胜利,可陈赓万万没想到,越军的表现让他大跌眼镜。 负责主攻的209团竟然迷了路,直到黄昏才到达预定位置,这让他又好气又好笑。 接下来的冲锋更是乱成一锅粥,各部队之间配合混乱,有的猛冲猛打,有的畏缩不前,7000多人打350人,竟然打成了僵持局面。 陈赓看不下去了,赶紧让武元甲下令整顿队伍,重新调整部署,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是拿下了东溪,但这场胜利赢得实在艰难。 东溪战役的胜利鼓舞了越军士气,但也让陈赓看到了越军存在的诸多问题,要想帮助越南人民赢得最终的胜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越军的现状。 于是陈赓开始从最基础的训练抓起,教他们基本技能,不仅如此,还反复强调实战训练的重要性。 他还发现越军中存在一些不良风气,比如指挥官随意体罚士兵、不关心伤员,陈赓对此严厉批评,强调官兵平等。 他还鼓励提拔有能力的工农干部,破除“工农干部不能指挥作战”的偏见,同时,他还提醒战士们,打完仗要多收集武器弹药和食物,别光顾着抢香烟槟榔。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情,却体现了陈赓对越南人民的真心关怀。 后来有一次,陈赓大将根据情报,琢磨出一套伏击法军运输队的计划,要是成了,能给法军好好一个打击。 他明白“兵贵神速”,反复跟越军指挥员交代:“这次必须准时出发,一秒都不能拖!” 谁知当天瓢泼大雨,山路泥泞不堪,视线也差得很,越军指挥员跑来跟陈赓报告:“陈将军,这雨实在太大,山路又滑,战士们不好走,能不能晚一个小时出发?” 陈赓一听就炸了,他知道战机稍纵即逝,这一耽搁,搞不好整个计划就泡汤了。他指着指挥员鼻子大骂,气得直转圈,平时儒雅随和,这会儿也顾不上风度了。 越军指挥员被骂得灰头土脸,但也明白将军是为他们好,为了打胜仗,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冒雨出发了。 陈赓看着他们走远,心里又是担忧又是无奈,琢磨着这仗八成要输,这帮人怎么跟装备精良的法军打? 结果老天爷跟陈赓开了个玩笑,一个小时后,前方传来好消息:越军伏击成功,缴获了不少物资,还消灭了不少敌人,陈赓开始还不信,反复确认后才松了口气。 后来陈赓才知道,原来法军也因为这场大雨耽误了行程,出发比越军还晚,这才给了越军伏击的机会。 哭笑不得的他在日记里写道:“越南和法国,真是绝配!一个慢吞吞,一个不积极。这场仗赢了,真是老天爷帮忙。” 这场雨中伏击,成了陈赓援越生涯里一段有意思的经历,它不仅说明了战争的偶然性和复杂性,也反映了当时越军的真实情况。 除了指挥作战,陈赓还积极帮助胡志明改进越南的军事体系,他指出,越南不重视妇女工作,白白浪费了一半的人力资源。 他还建议越共中央要多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这些建议都得到了胡志明的赞同和采纳。 三个月的援时间转瞬即逝,陈赓要回国了,临行前胡志明设宴饯行,席间,他举杯敬陈赓,还为他写了诗,表达了对陈赓的敬佩之情。 这短短三个月,陈赓不仅帮助越军打赢了几场关键战役,更重要的是,他帮助越南人民建立了信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段经历也成了陈赓戎马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信源 海外网 2020-03-24钱江揭秘中国援越抗法战争 民主与法制网 2010-08-03陈赓入朝作战烽火往事

0 阅读:378

猜你喜欢

任向前养护说

任向前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