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授衔仪式上,当毛主席走到陈赓面前时,说:“你陈赓当大将了,跟着我是不是比蒋介石有出息”。陈赓笑着说:“我这个大将可不是你给的,是李聚奎给的”。 众人一听,都被陈赓的幽默给逗笑了,但他说的又是事实。之后,毛主席则说:“你说的没错,没有他,新中国至少要晚十年成立。 李聚奎被称为军中“将圣”,他不仅在危急时刻挽救过党组织,更是将部队中最难做的事做得非常好。 1904年,李聚奎出生于湖南安化县。虽然家里穷,但李聚奎幼年时还是得以读了几年书,让他能够读书看报。也是因此,后来他看了毛主席写的《湘江评论》,开始接触到了革命。 1928年,成年后的李聚奎有了自主意识,在彭老总的影响下,他参加了平江起义,并加入了党组织。此后,他在部队里一步步成长起来,等到红军开始长征时,他已经是红一师的师长了。 长征期间,红一师担任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这期间,他率领红一师战湘江,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当一行人来到大渡河面前时,却被大渡河拦住了去路。 当时国民党的意图便是将红军赶到大渡河前,让红军做第二个石达开。危急时刻,李聚奎接下中央下达的命令:强渡大渡河,确保中央红军顺利渡过大渡河。 接下命令后,李聚奎便命令杨得志组织奋勇先锋队,强渡大渡河。最终,奋勇先锋队依靠着一艘小船,在火力的掩护下,成功强渡了大渡河。之后,中央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大渡河,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计划。可以说,李聚奎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而李聚奎和陈赓结缘,则是在抗战时期。都说陈赓是军中交际花,谁和他搭档都很合拍,李聚奎也不例外。在抗战期间,陈赓担任129师386旅的旅长,而李聚奎则是386旅的参谋长。 在李聚奎的帮助下,陈赓打了很多次胜仗,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神头岭一战。神头岭战役是一场伏击战,既然是伏击战,最重要的便是伏击地点。而当时的伏击地点,便是李聚奎选的。 之后,李聚奎又和陈赓在响堂铺成功伏击日军,歼灭日军400余人,毁敌汽车180辆,用很小的代价,取得了一场大胜。 在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封锁期间,身为参谋长的李聚奎又将后勤工作保障得非常的好,组织部队,开荒种地,做到了粮食自给自足。 抗战胜利后,因为在后勤方面做得很好,李聚奎带着一批干部前往东北,继续从事后勤工作。在那个年代,能打仗的人非常多,但能把后勤做好的人却非常少。到了东北后,李聚奎为四野的后勤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到了抗美援朝时期,李聚奎的工作依旧没有停下来,继续做志愿军的后勤工作,确保志愿军的物资源源不断的供应。 也是因为远离了部队,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李聚奎并没有入选授衔名单。 在授衔前夕,陈赓在北京遇见了李聚奎,便请他吃饭。在吃饭时,两人聊起了即将进行的授衔评定,陈赓说:“我听说,要想评上大将,最基础的标准是在红军时期当过师长,看来这次轮不到我了!” 实际上,这是陈赓的自我吐槽,其实他在红军时期,曾经短暂地当过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后来,因为在战斗中腿部受伤,不得已前往上海治腿伤,就此离开了师长的岗位。 看着陈赓一脸忧伤,李聚奎便安慰道:“你资历老,组织会有其它的评定标准的!” 眼见李聚奎跟上话题了,一向幽默的陈赓便说:“要不这样,你去跟军委说一说,就说我曾经接替过你担任过红一师的师长,这样我就有资格评选大将了!” 陈赓的这句话漏洞百出,这么大的人事任命,组织怎么可能没有记录呢。所以说完之后,他也认为李聚奎不会记在心上。 可谁知李聚奎却当真了,第二天立马去找负责审查授衔资格的徐立清,说陈赓的这件事。徐立清听后,哈哈大笑,说:“陈赓这个人永远都是这么幽默,他在红军时期就当过师长,是12师师长,这个组织早有记录的!” 徐立清的一番话,让李聚奎顿时豁然开朗,他顿时明白了,陈赓又拿自己开玩笑了。虽然知道是陈赓开玩笑,但李聚奎一点都不生气,因为他了解陈赓的为人。当年一起搭档时,调皮的陈赓也经常和自己开玩笑。 后来,在授衔仪式上,陈赓被评为大将。以陈赓的资历和战功,评为大将是实至名归的。 面对主席的发问时,陈赓幽默地提到了李聚奎,一方面说明了李聚奎去军委那里为自己说好话的玩笑事,另一方面也肯定了李聚奎的功劳,正是在抗战期间,他做陈赓的搭档,才让陈赓取得了那么多骄人的战绩。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