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河北一位大叔斥巨资改造了一个老鼠养殖基地,里面居然藏着3万多只老鼠,年收入超过了上千万。
1992年,中国大地涌动着变革的浪潮,无数人被卷入时代的洪流,有人随波逐流,有人逆流而上,王振英,一个普通的河北国企职工,却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养老鼠。
不是普通的老鼠,而是一种来自加拿大的“天价”老鼠——麝香鼠,30万,在那个年代,足以买下一套不错的房子,而王振英却用这笔巨款,买了两只在很多人看来和普通老鼠没什么两样的动物,这个举动,在当时看来,无异于疯狂。
家里的老两口,一辈子在工厂辛勤劳作,求的就是个安稳日子,儿子在国企上班,旱涝保收,这在他们眼里,就是最好的生活,王振英的举动,彻底打破了老人的平静生活,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
苦口婆心,百般劝阻,换来的却是王振英的坚持,最后,两位老人甚至做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举动——下跪,祈求儿子放弃这个“荒唐”的想法,那一刻,家庭的温馨被撕裂,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隔阂和无奈,王振英内心也备受煎熬,一边是父母的期盼,一边是自己认定的未来,他该如何抉择?
王振英并没有被家庭的压力击垮,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国企的工作,一头扎进了麝香鼠养殖的未知领域,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启动资金不足,他只能向银行贷款,很快便负债累累。
好不容易建起了养殖基地,却迎来了当头一棒——从加拿大高价买回来的两只麝香鼠,竟然是病鼠,根本无法繁殖,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王振英来说,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重创,周围的质疑声、嘲笑声此起彼伏。
但他并没有放弃,王振英深知,创业的路上,荆棘密布,唯有迎难而上,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他重新购进了一批麝香鼠,并开始潜心研究养殖技术,为了学习更先进的技术,他四处奔波,足迹遍布新疆、俄罗斯,不断汲取经验,提升自己的养殖水平。
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王振英终于掌握了一套独特的按摩取香技术,大大提高了麝香的产量,达到了每年100多公斤,技术难题解决了,新的挑战又摆在了面前——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开放麝香出口,王振英的麝香只能在国内销售,利润十分有限。
转机出现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打开了国际贸易的大门,也为王振英的麝香鼠养殖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信号,迅速将自己的麝香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优质的麝香皮毛和独特的麝香产品,迅速赢得了国际市场的青睐,订单如雪花般飞来,仅仅一年时间,王振英就赚到了8000万元,实现了财富自由,曾经的质疑和嘲笑,如今都变成了羡慕和赞叹。
王振英的成功并非偶然,是他多年来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结果,在那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代,他敢于打破常规,挑战传统观念,即使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创业的艰辛,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
他不断学习,积极探索,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下,无数普通人追逐梦想、创造奇迹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