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李肇星曾去美国俄亥俄州做演讲,在互动环节中,一位老太太问他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 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8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
李肇星,一个名字,几乎等同于中国外交的某种符号,他身上那种亦庄亦谐,既能舌战群儒,又能四两拨千斤的劲儿,让人印象深刻,可你知道吗,这位外交界的“老炮儿”,走上这条路的起点,其实带着点意外的色彩。
李肇星那会儿考进北大,绝对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一心想钻研汉语言文学,结果被调剂到西班牙语专业,这对他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除了儿时接触到的日语,西班牙语是他学到的第二门外语,没想到,这门“被安排”的语言,成了他日后外交生涯的重要基石。
北大毕业后,他又去了北外深造,很快就被外交部相中,眼看着外交官的梦想就要实现,却又赶上“上山下乡”的浪潮,两年时间,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段经历也磨砺了他的性格,让他更加沉稳、内敛。
后来,一纸调令,把他从农场召回外交部,开启了传奇的外交生涯,在非洲的十一年,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这对李肇星来说,却是一段宝贵的“镀金”经历,这段时间,他深入了解了非洲的文化和政治,也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
回国后,他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凭借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一次次化解了外国记者抛出的“送命题”,很多人记住李肇星,是因为他那句经典的回应:“你见过自己国家侵略自己的版图么?”
那天,他在美国的大学里做了场演讲,一位德克萨斯州的老太太质问中国“侵略”西藏,李肇星没直接辩驳,反而问那老太太是哪里的,得知她是德克萨斯人后,他巧妙地用德克萨斯加入美国的历史,与西藏并入中国的时间作对比,点明西藏自元朝起就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以此反驳老太太的逻辑。
他没用激烈的言辞,却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让老太太哑口无言,也让现场气氛轻松起来,李肇星在外交上很聪明,他喜欢用历史经验教训别人,用道理让人信服,他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用简单的话点中要害,他的幽默感,也常常成为化解外交难题的利器,他总能用恰到好处的玩笑,缓和紧张的气氛,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然而,李肇星的外交生涯并非只有轻松幽默的时刻,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三名中国记者遇难,刚刚上任驻美大使一年多的李肇星,临危受命,负责处理此事,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和敷衍的“失误”解释,李肇星毫不退让。
要知道,那时的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许多国家都争相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而李肇星敢于对美国发出如此强硬的警告,展现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和勇气,在美国国内外的压力下,克林顿请李肇星到白宫交流,并在悼念中国遇难记者的簿子上签名。
美国也为遇难记者举行了追悼会,这场外交斗争,中国取得了“大获全胜”,在另一次美国俄亥俄州的演讲中,一位听众向李肇星提出了关于台湾的尖锐问题,李肇星再次展现了他坚定的立场,他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主张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分裂中国的领土。
李肇星先生的职业生涯,亲身经历了中国外交的飞速发展,他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坚定,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所面临的挑战。
在如今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我国确实需要更多像李肇星这样的外交高手,他们既聪明又敢担当,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国家利益,也让外界看到一个更立体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