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对话何小鹏:为了做一个真正的 CEO,我付出了怎样的代价(5)
摘自 晚点团队 晚点LatePost
CEO 不能当 “好人”:换人、激活人、点乱技能树
晚点:吃了这么多亏,你是否会想——要当一个好 CEO 的话,必须是一个 “坏人” 吗?
何小鹏:不能是个太好的人。董事长可以做好人,但 CEO 不能。
晚点:在 UC 时你是总裁,总裁可以做好人吗?
何小鹏:所以也不成功。
晚点:大家已经看到了你的变化。 2023 年你一年干掉了 10 个高管,那段时间你是在无差别 “杀” 人吗?你的目的是什么?
何小鹏:不可能。你怎么会觉得是无差别 “杀” 人?
晚点:因为太集中、太快了。
何小鹏:是太迫切了。当时我意识到公司的问题核心在高管,而高管的核心问题在于我。我一定要去做变化,既然已经做这么大的变化了,那速度就要快,不要等。企业在生死阶段,一顾忌,时间就没了。
晚点:你还干了一件挺狠的事,就是让 P9 的员工干 P10 的活儿,再把 P9 提拔起来。
何小鹏:我拔了很多人,换了很多人。过去一年,三十个一级中心,我换了 85% 的负责人,有人离开、有人调岗。因为你要把人才重新激活,识别哪些人适合跟着公司从 1 到 10。很多人很好,但他们更适合从 0 到 1 。
晚点:为什么不是用更高、更大的目标来激活他们,而是换个根本没做过的岗位来激活?
何小鹏:所以很多人也很痛苦。但我觉得人就是应该折腾、改变自己,你在一个事上走得太深了,不是好事。
晚点:完全不顾忌个体感受?
何小鹏:绝不顾忌。
晚点:以前的何小鹏不会这么说话。两年前 G9 风波,很多人都把错误归到当时的产品经理头上,但你偏偏把产品经理留下了。
何小鹏: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也有对的地方,我们没有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没有很好帮助他、培养他。他是个好人才。
我觉得很多人可以重新激活,所以我们最近在重新唤醒原来流失的员工,很多 P8、P9 回来的。
晚点:你重新组建高管团队,但用人手法有些神出鬼没。你让程序员去管 HR,之前还让 HR 管过营销,让供应商出身的人去管动力和汽车技术,陈永海、古苑钦等履历都没有做过当前岗位。你觉得这些岗位的深度跟他们的个人能力匹配吗?
何小鹏:看一个人有五个角度——专业、业务、管理、体系和基础。很多人会优先看专业,他有经验,所以他应该干这个,但他有可能因为经验主义,导致高度受限。
AI 汽车是一个多维度能力的组合。为什么让干研发的人去干 HR?传统 HR 是在选育用留的框里干活,我现在更需要懂数字化和信息化的 HR。陈永海做过产品,只是没做过汽车,我当时需要他带领产品团队从技术产品向用户产品转变。
我认为人才的逻辑第一是不拘一格组合人才,第二是考虑长、中、短期的组合逻辑。比如我去年决定,上海要扩招技术人员,因为本地的人才不够有厚度。我们在上海租了两栋楼,已经坐满了,2025 年要再租一栋楼。
晚点:汽车企业两端要强,一个是采购,一个是销售。动荡时期你怎么招到更好的团队 leader?
何小鹏:我还是希望大多数可以从内部提拔,而且应该更多靠筛选,尽量少培养,但有时候也没办法,我们今天的干部厚度不够,我们筛选还挺痛苦。
晚点:你想找到一群为了事业,愿意把自己的技能树点乱了的人,但这需要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行。你怎么给他们安全感?
何小鹏:我没法给。
我经常把一个人点了技能树之后,过了一年把他的技能树又点到另外一棵树上去。比如我们公司有个人叫王桐,我今天又跟他说,你应该去点另外一棵技能树。
我认为韧劲在困境中才能锻炼出来。今天留在小鹏的人不是剩下的,而是被挑选出来的。为什么我认为我们 2025 年会更好?因为你的综合能力拉起来,然后加上勇气、韧劲,一切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