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所学校为了保证低年级孩子的充足睡眠,想将上学时间从最初的8:30调到9:20,这引起了网友们的纷纷讨论。
素材来源于:醒目新闻。
实验小学的老师发现,一二年级的孩子来到学校时都睡眼朦胧,像是瞌睡都没睡醒。老师认为这不利于上课,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于是倡导让一、二年级的孩子把上学时间从以前的八点半调到9:20。
这种提议得到了校方领导的认可,学校开始着手申请这一举措。当然,最后能不能实施下去,还需要看家长们的意见,只有在家长都不反对的情况下才会推出。
家长们对此众说纷纭。有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家长觉得,如果孩子都是八点或者八点半上课,那么一次就能把孩子都送了;但如果一个推迟一个提早,那感觉一上午都在送孩子上学,很耽误自己做其他事情。
也有家长表示,孩子都有起床气,到学校难免睡眼朦胧。但随着上课开始,这种状态就会走入正轨,所以没必要担心,没必要推迟上学时间。睡得早,起得早,这不是一贯的做法吗?
还有家长表示,一、二年级的学习任务本来就不多,早起一点形成好习惯,为以后高年级做准备是很好的。如果从一开始就可以晚到学校,那么以后到了高年级的时候怎么能适应呢?到时候学习任务重,还要起早贪黑,反而给孩子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开端。
当然,也有家长认同推迟上学时间,觉得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实在太小,每次挤公交都挤不上去,又很危险。如果和高年级的上学时间错开,那么他们坐公交的时候就更容易一些。
另外,家中有爷爷奶奶帮忙接送孩子的,也不必要跟着起早贪黑,孩子睡到八点多起床再出门也不迟,这也正好照顾到了老年人,同时也让小孩子有了充足的睡眠。
学校并没有说一定会推出这样的制度,还是要收集大家的实际情况和意见。由于现在众说纷纭,校方还需要多方考虑。不过,教育局也做出了回应,认为终归是一件好事,可以先行先试,看看效果怎么样。
不得不说,学校真的是在多方考虑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除了学业之外,他们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这是一件好事。
当然,每一个制度推行出来,都会受到褒贬不一的看法,这不要紧,最主要的是这一举措真的能够为家长带来方便,为孩子带来健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好处。
至于新学期开始能否推行这个制度,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校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在学校推行的制度当中健康成长。
那么有人就问:一个学校能够把一直以来的上课制度更改吗?他们有这样的权限吗?
从法律的角度,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事情是否合规。
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保障其合法权益。
学校将上学时间从8:30调到9:20,是从保障低年级孩子充足睡眠、维护身心健康角度出发,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权益的尊重与保护。
2、《义务教育法》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与该法的要求相契合。
3、遵循教育部门相关规定:部分地区教育部门对中小学作息时间有明确指导意见,如安徽省规定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
湖南这所学校的调整,也是在探索更合理的作息安排,只要不违反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这种调整是被允许的。
4、《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是维护其健康权的重要体现。
学校的这一调整,有利于减少学生因睡眠不足可能产生的健康问题,是对学生健康权的积极维护。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