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7年的豫西平汉战役中,国民党第五兵团在李铁军的带领下,对陈赓率领的部队穷追不舍。面对这一困境,陈赓巧妙地运用“牵牛”战术,不仅成功摆脱了李铁军的追击,还重创了敌军。
陈赓与李铁军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黄埔军校时期。两人曾是同窗好友,关系亲密无间。然而,随着政治立场的不同,两人最终走上了对立面。在战场上,李铁军虽然称陈赓为“大哥”,但却毫不留情地紧追不舍。
面对李铁军的追击,陈赓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制定了“牵牛”计划。他派出一支部队伪装成主力,吸引李铁军的注意力,将其“牵”走;同时,主力部队则隐蔽待机,准备随时发动反击。
计划实施后,李铁军果然上当,被陈赓的疑兵之计所迷惑,一路追击。而陈赓则趁机抽调兵力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当李铁军意识到上当后,已经为时已晚。陈赓迅速改变战术,将“牵牛”改为“赶牛”,对李铁军部展开了猛烈的追击。
最终,在陈赓的精心布局下,李铁军部被我军全歼,仅有少数残兵逃脱。这场战役不仅彰显了陈赓卓越的军事才能,也为我军在中原大地的进攻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后,李铁军不禁感叹:“陈大哥不愧是陈大哥,他的‘牵牛阵’果真了得!”这场战役也成为了陈赓军事生涯中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