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鲁西南农村,小时候遇到很多乞丐(受莫泊桑乞丐影响),应该是庄寨镇冯寨

恨瑶元好的 2025-02-10 01:09:45

《家乡》 ​鲁西南农村,小时候遇到很多乞丐(受莫泊桑乞丐影响),应该是庄寨镇冯寨村的,每次来赵寨村乞讨,都是拉一个地排车,有两三个小孩,灰头土脸,女人神志不清,哇哇乱叫,但是我们村的都给他们吃的,不像莫泊桑写的法国那个残疾乞丐,没人给他吃的,最后在警察局饿死了,警察局也不管他。这说明我们国家比欧洲和美国更有人情味,我经常看到头条,有人要跳江,要跳河,很多热心民众不顾安危,去救人,哪怕寒冷刺骨,最近看三亚一个帅哥,就一个在大风大浪中的人,经过几个回合,那个长头发的帅哥终于把人就回来,他坐在地上休息,上气不接下气。 ​我还要回去乞丐这个话题,可能要参杂一些别的情节。 ​今年回鲁西南老家,看到孬小过来了,实际上我把他忘记了,我十几岁见过孬小,春节见他很帅,认不出来了,农村人起名铁蛋、狗蛋、孬小等等,实际是希望他们长命百岁,否则可能高大上的名字配不上,反而折寿。 ​我就开始写孬小的家庭,他父亲是双进大爷,他母亲是双进大娘,双进大娘可能小时候得过什么病,嘴巴歪了,说话含混不清,双进大爷头脑清醒,双进大爷个子矮矮的,也没读过书,住在一个像牛棚一样的房间,墙都是黑黑的,好像几个世纪都没有打扫过。穷苦人家都是这样。 ​双进大爷每天推个三轮车(就是淮海战役山东农民支援物资推的三轮车),去拾荒,在公路旁边的沟里,寒暑不辍。有一次,双进大爷偶然间拾到一个信封,打开后发现有八千块钱,双进大爷(去世很久了)很高兴,简直要跳起来,这是好事,好事传千里,终于被孬小的舅舅知道了,孬小的舅舅据说住的很远,好像在菏泽市旁边,就这样过来,大意是,对双进大爷说(我不在现场,好像听母亲说的):我当年帮你那么多,现在该给我了吧?双进大爷是实在人,像庄寨镇人一样实在,就给了孬小他舅几千块,具体多少无法求证。 ​之后,孬小的爸继续去拾荒,推着三轮车,孬小他娘继续在家照顾孩子。我去曹县一中上学大概一个月回一次家,很少见到村里人,之后负笈求学到哈尔滨,一年都不回家一次,因为火车费用虽然半票,也是很贵的的。在哈尔滨上上完学,又去各地找工作,艰难困苦,落魄多次,很少回家,08年回家在电视上看奥运会,很是振奋,也没多久,09年结婚,在老家摆酒席,那个时候我也是穷鬼一个,我哥哥把烟酒买单,也没见孬小他们家人,那个时候,我叫县里的公务员电理哥和中念爷(农村是讲辈分的)、春根叔过来,面子是一回事,我去曹县县城,都是他们安排吃饭喝酒住宿…… ​母亲和父亲很多年来深圳照顾孙子,从伴随照顾到十二岁,很模糊的印象,说双进大爷和双进大娘去世……… ​写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小时候的事和情景历历在目,经历过苦难年代都是财富,我们家也穷,但比孬小家好很多。 ​今年春节,见孬小,我还敬他酒,我是他一个大家族的哥,他确实很帅,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没问他结婚与否,孩子几个,因为那一桌有二十几个大家族的人,都是男人,觥筹交错,兴奋异常,我还斗胆打了一圈白酒,堂弟国丽喝多了,打瞌睡的样子,才作罢。

0 阅读:1
恨瑶元好的

恨瑶元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