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穷凶极恶的匪徒就开枪!”南疆剿匪英雄眼见队友倒在血泊中,私自下达违规命令,他为何没受惩罚反而荣立一等功?
“砰!砰!砰!”枪声划破寂静的夜空,鲜血染红了金黄的玉米地。
2008年7月,南疆边境,一场生死较量正在上演。武警战士王刚,带领着200多名特警,正在围剿一群穷凶极恶的匪徒。
三天前,三名中国联防队员,在这片土地上,被这群匪徒残忍杀害。鲜血,染红了边境的土地,也点燃了王刚心中熊熊燃烧的怒火。
王刚,一个从新疆走出来的汉子,从小就目睹了太多恐怖分子的暴行。那些暴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恐惧。他痛恨那些恐怖分子,他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高中毕业后,王刚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武警战士。他梦想着成为一名特种兵,他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将那些恐怖分子绳之以法。
新兵训练时,王刚刻苦训练,积极锻炼体能。他所有的项目都拿到了优秀的成绩。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被分配到了战斗班,却成了一名炊事员。
这对于一心想要冲锋陷阵的王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锻炼体能,甚至连休息时间也不放过。
终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之后的一次考核中,王刚一举夺得六个第一。上级没有埋没他的能力,将他调到了战斗班。
在战斗班里,王刚依然一如既往地努力训练。他精通各种战术技能,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因为能力突出,王刚接连一路被提拔。
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他成为了新疆武警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长期在反恐战场冲锋陷阵,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刚也是个爱兵如子的好领导,他时刻把战友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因此,战友们都很敬佩爱戴他。战士们说只要有支队长在,他们都不怕牺牲。
在一次次抓捕恐怖分子的行动中,王刚总是冲锋在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也因此获得了“反恐尖刀”的称号。
然而,这一次的围剿行动,却充满了变数。
匪徒们十分狡猾,他们伪装成普通百姓,藏匿在村庄里。为了不误伤无辜群众,上级领导特别指示王刚,在搜捕时所持的枪必须是关保险的。
这意味着,战士们在遇到危险时,不能第一时间开枪自卫。王刚知道,这无疑会增加战士们的伤亡风险。他焦虑,他不安,但他必须服从命令。
两天两夜的搜寻,一无所获。
就在王刚焦头烂额之际,一位米夏村的老人来报案,说有几个像通缉令上的人,来她家索取吃的,然后逃去了玉米地的方向。
案情有了新的进展。王刚迅速召集队伍,向米夏村的玉米地围拢。
当时已是深夜,外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这给搜捕匪徒们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既不能开灯,也不能有很大的响声。
上级为了防止枪走火打草惊蛇,也怕误伤了无辜的人,再次命令王刚,要求他们“武器要慎用,手枪要关保险”。
王刚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他知道,上级的命令是为了保护无辜群众,但他更清楚,关着保险的手枪,在面对穷凶极恶的匪徒时,无异于一根烧火棍。
他想起那些倒在血泊中的战友,他想起那些无辜惨死的百姓。他不能让悲剧再次发生。
“见到穷凶极恶的匪徒,就开枪!”王刚对着身边的战士们,低声吼道。
“支队长,这……”战士们有些犹豫。
“出了事,我担着!”王刚斩钉截铁地说道。
战士们不再犹豫,他们打开了手枪的保险,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王刚带领着特警们,对玉米地展开地毯式搜寻。
突然,一声枪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王刚和队员们寻声跑去,却见一个队员满嘴鲜血倒在地上。而在他的前面,有三个匪徒也倒在血泊中。
原来,这名队员在黑暗中前行时,突然感觉前面有大刀砍来。他头向边上一歪,躲过了致命一击。边上又有一支长矛刺来,刚好刺进口中,打掉了5颗牙齿。他忍着疼痛,顾不上满嘴鲜血,顺势往后一倒,借着对方的声音,急忙连开几枪,将围在他身边的三名匪徒全部击毙。
匪徒们的藏身之地已暴露,很快就被王刚带领的特警们全数抓获。
王刚知道,自己违抗了上级的命令。他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刚并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此和其他4名战士荣获一等功。
上级领导告诉他,虽然他违抗了命令,但他的决策,及时救了警员的命。没有什么比战士的生命更重要。
作为军人,王刚懂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正因为他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多次与匪徒们的较量,才养成了不盲从、不盲信,临时应对局势变化的习惯。
我们的岁月静好,就是因为有像王刚他们那样无数的战斗在一线,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武警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