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5岁的钱学森还没有女朋友,家里人开始催婚,妹妹钱学英也跟着起哄,钱学森看着她,说:“那你嫁给我得了! 1911年,钱学森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钱家与蒋家是世交,两家往来频繁,感情深厚。 钱母一直想要一个女儿,但始终未能如愿。蒋家有五个女儿,其中蒋英是第三个,生于1919年。 与钱学森相比,蒋英年幼8岁。钱母看中了蒋英的乖巧可爱,便向蒋母提出想要过继蒋英的请求。 这一请求得到了蒋母的同意。蒋英来到钱家后,改名为"钱学英",成为了钱学森的妹妹。 然而这段姐弟缘分并未持续太久。年龄差距让两个孩子难以找到共同的游戏话题,独自在家的蒋英感到无聊。 几个月后,蒋英回到了蒋家。钱母虽然不舍,却也尊重了小女孩的选择。 即便如此,两家的来往并未因此减少。蒋英自小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尤其擅长钢琴演奏。 在那些往来的日子里,蒋英常常为钱学森演奏钢琴曲,悠扬的琴声在两家之间编织着一段特殊的情谊。 1935年,24岁的钱学森即将赴美留学。临行前,他专程去蒋家道别。 16岁的蒋英特意为这位曾经的"哥哥"弹奏了一曲钢琴曲。演奏结束后,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集作为临别礼物。 这本不起眼的唐诗集,被钱学森郑重地带到了美国。它成为了连接两人的一根细线,见证着他们各自追寻梦想的岁月。 次年,蒋英也踏上了留学之路。她先是跟随父亲蒋百里游历欧洲,最终选择了德国柏林音乐大学深造。 1935年后,钱学森在美国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他专注于航空工程研究。 他的学术成就令人瞩目。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钱学森的职业发展一路顺遂。 1947年,36岁的钱学森被聘为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这个成就不仅体现了他的学术实力,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学术声誉。 与此同时,蒋英在欧洲音乐界也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在德国柏林音乐大学,她的声乐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蒋英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更获得了"德律风根"唱片公司的青睐。这家德国著名的唱片公司与她签订了十年的合约。 然而战事的蔓延打断了她在德国的学习生活。蒋英只得转往瑞士继续深造。 在瑞士求学期间,蒋英参加了一场重要的国际女高音比赛。她以出色的表现获得第一名,成为东亚选手中首位获此殊荣的歌唱家。 这一成就为她打开了欧洲歌剧舞台的大门。各国歌剧院纷纷邀请她演出,她的歌声响彻欧洲多个著名剧院。 1946年底,蒋英结束了在欧洲的学习和演出,回到了上海。她在上海举办了多场个人独唱音乐会,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此时的蒋英,27岁,正值声乐事业的黄金时期。她的成就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声誉,更为中国声乐界争光。 与此同时,钱学森也回到了阔别十二年的祖国。在美国的科研成就,让他成为了上海滩备受瞩目的人物。 这对曾经的"兄妹",如今都已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十年的时光里,他们走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钱学森专注于力学和航空工程领域,用科学探索推动着时代的进步。蒋英则用美妙的歌声传播着艺术的魅力。 1947年夏天,钱学森回到上海处理终身大事。钱家托蒋英为钱学森安排相亲。 在一场精心安排的饭局上,两位优秀的女性与钱学森共进晚餐。然而,钱学森的目光始终落在蒋英身上。 之后,钱学森频繁造访蒋家。名义上是拜访长辈,实则是为了见蒋英。 一次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后,钱学森送蒋英回家。他直截了当地向蒋英提出邀请她一同去美国的请求。 这个突如其来的求婚让蒋英措手不及。面对蒋英的犹豫,钱学森展现出了科学家特有的执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钱学森几乎每天都会到访蒋家。他只问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去美国?" 经过六周的坚持追求,蒋英最终接受了钱学森的求婚。1947年9月17日,两人举行了婚礼。 婚礼当天,钱均夫为二人写下了"鸳鸯谱"婚书,表达了对这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婚后不久,一家意大利歌剧院向蒋英发出演出邀请。这本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蒋英选择了放弃。 为了照顾家庭,蒋英逐渐从舞台转向教育事业。她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四十余年,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声乐人才。 在钱学森被美军软禁的五年里,蒋英独自支撑起整个家庭。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家闺秀,转变为能独当一面的贤内助。 1991年,在"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颁奖典礼上,钱学森特别感谢了蒋英多年来的支持与付出。 这段始于六周定情,持续六十三年的婚姻,见证了一位科学家与一位艺术家的相濡以沫。他们的故事证明,真挚的感情不需要漫长的考验。
1947年,35岁的钱学森还没有女朋友,家里人开始催婚,妹妹钱学英也跟着起哄,钱
历史有小狼
2025-02-09 16:36:06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