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对谁错?2019年12月5日时,写出《半夜鸡叫》的高玉宝老人离世。他写出多部优秀文学作品,但晚年时期却因周扒皮而备受争议,网友认为他在夸张写作,丑化他人,从而对他恶意贬低。那么在这场文学闹剧中,到底谁对谁错呢? 在一些文学作品以及人物形象中,很多人都喜欢用周扒皮去概述那些贪婪,吝啬以及狡猾的地主或者是富农。 周扒皮这一角色更是深入人心,成为了旧社会时期剥夺阶级的代表形象。可是有谁知晓?作者塑造出来这一角色之后,竟被指责夸张写作丑化他人,更是对作者恶意贬低!那么这场文学闹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高玉宝就是塑造出周扒皮这一角色的作家,1927年4月6日出生在辽宁一农村家庭中。15岁的时候就开始做劳工,17岁的时候学习了木匠,并且在1947年的时候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的时候加入了共产党,在一些战役中军立大功。 他仅上过一个月的学,但是先后却写出了总计200多万字的几部长篇小说。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最引人深刻的就是《半夜鸡叫》,而这本小说不仅曾经被入选进了小学的语文课本,更是被拍成了木偶电影。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绰号为周扒皮的地主,为了能够让长工早起干活,就经常钻进鸡笼里学鸡叫,最后反被长工们戏弄。 因高玉宝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所以这一角色在全国经宣传之后而闻名,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是在近些年来,网络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与之前所有人一直痛骂周扒皮不同的是,这一次网络上有一些声音是在为周扒皮反黑,同时指责高玉宝在塑造这一形象时片面的去塑造,同时针对这一角色开始贬低高玉宝。 其实周扒皮只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根据相关记载,在历史中确实存在着周扒皮的原始类型。而这个原始人物就是周春富,周春富就是高玉宝出生当地的一个地主。 在周春富死了之后,曾经在周家放过猪的小孩参加了解放军。并且在行军打仗的途中,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长篇小说,这个小孩儿就是高玉宝。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周扒皮具有着非常典型的意义。毕竟周扒皮代表了旧社会时期地主阶级的贪婪,而周扒皮更进一步的反映出来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 之所以后来会备受网友的争论,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刻画的这一形象过于刻薄,过于负面。很多人认为这一文学形象是虚传的,但是却给很多姓周的后人带来了影响。 有一部分人因为姓周在童年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同学以及朋友取绰号为周扒皮。这一经历更是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高玉宝所塑造的周扒皮形象,给他们带来了一定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化作品中,周扒皮的形象确实是被进行了夸张处理。来自黄店屯村的孔庆祥就曾回忆,他曾在去往黑龙江的火车上遇到了高玉宝,询问了高玉宝是否有半夜鸡叫这回事。 当时的高玉宝并没有直面回答,而是说这是文学创造的艺术性问题。表示在他们当地并没有,并不代表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 所以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周扒皮的形象是进行了夸张处理。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种夸张处理,让周扒皮的这一角色,更加的鲜明了起来,同时也让人印象深刻。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有读者认为这一形象刻画的过于刻薄,刻画的过于负面。但也有人认为这一角色刻画的非常鲜明,直接点出了旧社会时期阶级的不公。 所以综上所述,周扒皮作为一名文学形象具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他也带来了一定的批评意义。 在文学作品里,周扒皮反映出来了当时旧社会时期的那一种不公。虽然高玉宝在创造这一角色的时候是根据原型,并且加上夸张的写法塑造出来的。 但是正如高玉宝所说,半夜鸡叫的事情在他们当地没有,不代表在全国其他地方没有。所以在看待周扒皮这一角色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学会从历史的背景下,去看待他的角色形象。 而塑造出周扒皮这一角色的高玉宝老人,在2019年12月5日的时候,因病医治无效逝世。高玉宝老人把新旧社会时期,不同的命运写成书给后人看。他的所有文学作品,更像现在的年轻人,讲述了现如今的生活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虽然高玉宝老人在创造周扒皮这一角色的时候,参与了一些艺术加工。但不可否认的是,周扒皮这一角色故事,是他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所写出来的。所以我们要透过角色去看当时的历史,去看当时社会阶级矛盾与不公。在这场文学闹剧中,或许并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
到底谁对谁错?2019年12月5日时,写出《半夜鸡叫》的高玉宝老人离世。他写出多
落叶随风呀
2025-02-08 21:57: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