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2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在家中遇害身亡,时年63岁。行凶者是他的警卫张金龙,而动机竟是为了劫财…… 李沛瑶的生平事迹可以精炼地概述如下: 李沛瑶,1933年6月1日出生于香港,是著名爱国将领、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李济深的第五个儿子。但按照家乡广西苍梧的习惯,算上叔伯兄弟,他排行第八,因此弟妹们都称呼他八哥。 李沛瑶出生的前后,其父李济深正忙于组织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和对日不抵抗政策的活动。他的童年时期主要是在母亲双秀清的呵护下度过的。双秀清是李济深的第二任妻子,出身旗人,虽然家境贫寒,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却继承了满族女子善良开通、勇于担当的性格。这对李沛瑶兄弟姊妹的成长与性格形成,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可惜,她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去世了,未能和丈夫子女一同回到大陆。 李济深是政治活动家,交往甚多,家里总是宾朋满座。当时他在香港的寓所,又是“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民革”等反蒋政治组织的活动据点,人员庞杂,家务繁重。由于李济深忙于政治斗争,对子女很少顾盼。但在孩子们的眼里,他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李沛瑶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成绩不好,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让他到书房里罚跪40多分钟,直到父亲办完公事,才让他起来吃饭。他的一位叔伯哥哥因为逃学,被父亲关了半个月禁闭。这些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他养成了发奋学习的品格。 1949年夏天,在中共的安排下,李沛瑶兄妹带着丧母之痛,从香港北上。到达北平车站时,父亲看到他们臂上的黑纱,不禁潸然泪下。这可能是小沛瑶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在他心目中,父亲有军人的沉着坚强。在北平,李沛瑶进入著名的汇文中学读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汇文中学,李沛瑶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兴趣广泛,是个温文尔雅的少年。他爱好书法、摄影和钓鱼,这些兴趣一直保持到晚年。中学时期,他还结识了一位美丽文雅的姑娘,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在大学未毕业时就结婚了,有了第一个女儿。这位第一任夫人姓陈,是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是北大教授。 1957年,李沛瑶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专业毕业。按照他当时的条件和家庭背景,分配在北京工作很容易,但当时北京没有飞机制造厂。李沛瑶实习时曾去过江西的洪都机械厂(代号“三二零厂”,新中国最大的军用飞机修造企业)。他认为那里才是自己大展宏图的地方,因此毅然前往南昌。李济深也支持儿子的选择,对他说:“在我身边,你的翅膀长不硬。你要走自己的路。” 于是,李沛瑶来到了南昌,从此在这里一待就是30年。他先是在南昌航空学校担任教师,后来又在洪都机器厂(即后来的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担任技术员、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职务。李沛瑶从开始就抱定了扎根江西的信念,虽然多次回京探亲,且夫妻工作繁忙(妻子在同一工厂的职工医院做医生),把两个女儿寄托在北京岳母家,也从未试图调回北京。 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李沛瑶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有坚韧的执着。他潜心钻研,进行技术革新,编写技术教材,撰写技术论文,因此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他对生活充满热情,跳舞、唱歌、游泳、滑冰样样精通,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受到大家的尊敬和赞扬。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不知不觉地由文雅的“李老师”变成了熟稔的“李师傅”。 然而,李沛瑶的个人生活也遇到了挫折。他和第一任妻子因故分手了,但具体原因他从未提及,前妻也回避这个问题。1970年,李沛瑶与第二任妻子许克坤结婚。许克坤是一位音乐教师,性格热情大方,特别是在音乐和舞蹈上,和李沛瑶有共同兴趣。 1986年,李沛瑶加入民革,任民革江西省委副主委、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11月,他当选为民革第七届中央副主席,同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次年任劳动部副部长。在劳动部和全总任职期间,他提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并且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他对劳动用人、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意见,特别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劳动保护问题作了深入研究。 1992年12月,李沛瑶当选为民革第八届中央主席。1993年3月,他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这些领导岗位上,他为国家统一、中华振兴而奋斗,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1996年2月2日凌晨,63岁的李沛瑶在其住所,被他的警卫员张金龙杀害。张金龙当天进入李家行窃,却被李沛瑶发现,于是凶相毕露,将其杀害。 张金龙作案后携带劫取财物企图逃跑时,被执勤武警战士抓获,随后经过审判,被判处死刑。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