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年,英国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一位名叫玛蒂的女子被丈夫用绳子套着脖子推到集市上拍卖。这种“卖妻”的习俗在当时的英国并不罕见,尽管听起来极其不人道,但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与困境。
在1550年至1857年间,英国法律几乎不允许离婚,除非男方能抓到妻子出轨的证据,女方几乎无法提出离婚。即使后来离婚成为可能,手续也极为繁琐,费用高达1000英镑,这对于普通工人来说是天文数字。在这种背景下,“卖妻”成为了一些贫困家庭无奈的选择。
玛蒂的故事就是这种社会现实的缩影。她的丈夫在拍卖台上后悔了,但玛蒂坚决表示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甚至给了他一巴掌,表明了自己的决心。这种“卖妻”行为虽然粗鲁且带有羞辱性,但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种解脱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社会逐渐发生了变化。1857年,《婚姻诉讼法》的通过标志着离婚制度的世俗化,离婚不再仅仅是贵族的特权。到了19世纪末,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女权运动的发展,离婚法进一步改革,离婚变得更加容易。
到了20世纪,英国的离婚制度继续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离婚不再需要指责对方有过错。这种改革反映了社会观念的进步,也使得离婚变得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