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如愿参军入伍,出发前村长让我和他女儿订婚 1967 年,我出生在河南新乡的一个小山村。这个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村落,四周被高耸入云的绝壁环绕,仿佛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出山的路,只有那一条蜿蜒在悬崖边的羊肠小道,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村子里的大人小孩每天都在这条险峻的山路上艰难前行。 去一趟县城,天不亮就得出发,摸黑才能回来。 村里物资极度匮乏,缺医少药,孩子们的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外面的人进不来,村里的东西也运不出去,日子就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波澜。 然而,我们村里人骨子里就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1972 年,在老村长的带领下,村里决定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 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通往外界的挂壁公路。 那时我虽年纪小,但也被那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 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扛着钢钎、大锤,在悬崖边忙碌。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大人们的汗水和血水,一点点融入这坚硬的岩石。 历经五年的艰苦奋战,1977 年,挂壁公路终于建成。 这条凝聚着全村人心血的公路,像一条巨龙盘旋在悬崖之上,彻底改变了郭亮村的命运。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终于有机会走进学堂读书。我们这些孩子,成了村里最有福的娃。 时光匆匆,到了 1985 年,我初中毕业。 看着外面精彩的世界,我心中涌起一股热血,毅然报名参军,想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里闯荡一番。 没想到,那年我是村里唯一通过体检政审的新兵。 几乎全村人都来为我祝贺,村长在我临行前叮嘱道:“你放心家里,我们村里会帮着照顾,但你跟晓芸的婚事在走之前要定下来。” 晓芸是村长的小女儿,和我同岁,还是同班同学。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那些青梅竹马的日子里,充满了纯真的欢笑和温暖。 记得小时候我调皮,有一次跟晓芸说我敢一个人去爬天梯,晓芸吓得哇哇直哭,求我别去。 可我不听话,正当要付诸行动时,被闻讯赶来的父亲抓回去一顿痛打。 毕竟,爬那个天梯摔死过不少孩子。 我一直喜欢晓芸,也曾跟她说过长大要娶她。 所以,我痛快地答应了订婚。 和晓芸订完婚,我便踏上了前往部队的征程。 走时,晓芸眼泪汪汪地叮嘱我要在部队好好的,家里有她。 到了部队,我深知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格外刻苦。 新兵集训结束下连后,我幸运地被军务股选送到汽车教导队进行培训。 在那里,我经历了八个月的专业学习,各种车辆的驾驶和修理技术都被我掌握。对于我这个山里娃来说,这简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汽教队集训结束后,我被分到师汽车连。 刚开始,我跟着老兵后面开大车,凭借着努力和认真,我的表现得到了认可,很快就能单独执行任务。 我把在部队的消息传回老家,家人都为我高兴,晓芸的来信也总是告诉我家里一切都好。 当兵的第三年底,我被连队留下超期服役。 趁着这个机会,我请了探亲假。回到家,我才知道父亲在一次回家路上不慎摔落悬崖,如今仍卧病在床。 为了让我在部队安心服役,村长和家人一致选择对我隐瞒。 而晓芸,更是如亲闺女一样照顾着父亲。 那一刻,我心中满是感动和愧疚。 这次回来,村长让我和晓芸办了婚礼。 在全村人的祝福下,我们结为夫妻,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假期结束,我回到部队。在第四年,我强烈要求退伍回乡。 我想回到家人身边,用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做些事情。 退伍回到郭亮村后,凭借在部队学到的驾驶技能,在村长和众多亲属的帮助下,我买了一部小型客车。 从此,我开着这辆车,为村里人的出行提供方便。每天穿梭在挂壁公路上,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便和晓芸商量,利用家里的房子开了一家农家乐。 刚开始,生意并不太好,但我们没有气馁。我负责开车接送游客,向他们介绍郭亮村的历史和美景;晓芸则用心经营农家乐,为游客提供美味的农家饭菜。 我们的努力渐渐有了回报,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 村里的其他村民看到我们的成功,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我们村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父亲的身体在晓芸的悉心照料下,也逐渐好转。 他常常坐在门口,看着村里的变化,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我和晓芸有了自己的孩子,小家伙聪明可爱,给这个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如今,我们村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挂壁公路不仅是我们村的交通要道,更是我们村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而我,也从一个山里娃,在党的关怀和部队的培养下,在家乡的支持和亲人的陪伴下,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1985年我如愿参军入伍,出发前村长让我和他女儿订婚 1967年,我出生在河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5-02-06 17:41:36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