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上频繁传出中国航母建造能力的惊人消息,特别是关于中国可能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的传言,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那么,中国是否真的有能力同时建造两艘航母?这一举措又是否符合当前的国情和战略需求?
从历史先例来看,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确实曾同时建造多艘航母,这主要得益于冷战背景下的军事扩张计划和航母技术的革新。然而,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虽然面临类似的国际环境和军事需求,但同时建造两艘航母的可能性却相对较小。
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博弈虽然紧张,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并不高。双方之间缺乏直接的军事接触点,且中国的区域拒止体系已经构成了有效的战略防御。因此,中国对航母的需求并不像美国当年那样迫切。
另一方面,快速扩大航母编队规模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高成本、新手船员比例上升以及未来集中退役导致的战斗力缺口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对中国的海军建设和战略部署产生不利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更倾向于采用“少量航母加大量‘闪电航母’”的模式来构建海军力量。所谓“闪电航母”,是指以两栖攻击舰为平台,经过改造后能起降短距/垂直起降战机的“准航母”。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建造周期快且功能多样。
特别是随着中国带有电磁弹射器的076型两栖攻击舰的下水,这种军舰已经具备了起降舰载机的能力,可以充当临时航母使用。这不仅提高了中国海军的灵活性和战斗力,还降低了航母建造和运营成本。
此外,076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速度也非常惊人。从开建到下水只需短短两年时间,这远远快于传统航母的建造周期。因此,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会拥有大量的076型两栖攻击舰组成的“航母编队”,这些编队将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且成本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虽然中国有可能同时建造两艘航母,但考虑到当前的国情和战略需求以及快速建造航母可能带来的问题,“少量航母加大量‘闪电航母’”的模式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中国海军的灵活性和战斗力,还降低了航母建造和运营成本,为中国海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