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汉口,黄克诚的岳父因贩卖鸦片罪被判死刑。行刑前,黄克诚找到负责此案的干

绮南爱历史 2025-02-05 20:08:37

1952年汉口,黄克诚的岳父因贩卖鸦片罪被判死刑。行刑前,黄克诚找到负责此案的干部,提了一个请求。 黄克诚的岳父,不仅在旧社会经营鸦片生意,还与一些汉奸沆瀣一气,早已成为人民政府追查的重点对象。大浪淘沙,革命的洪流中,其罪行再也无法掩盖。 几天后,中南局下达了明确的批示:判处死刑。 黄克诚的妻子唐棣华得知这一消息后,虽然伤心,但她没有要求黄克诚去求情。 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黄克诚深知妻子的感受,唐棣华虽然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愤恨不已,但毕竟血浓于水,父女之情割不断,舍不下。 在岳父被执行枪决的前两天,黄克诚亲自前往负责此案的干部高文华家中。 对他说:想让妻子唐棣华同志去汉口见他父亲最后一面。不管怎样,毕竟是生身之父嘛。 高文华立马表示,这是人之常情。 黄克诚,这位来自湖南永兴的贫苦农家子弟,用一生写下了“忠诚、正直、无私”的革命篇章。 他从小家境贫寒,靠亲戚接济读书,1925年加入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 1928年,他参与湘南起义,率部攻下永兴县城,随后加入朱德、陈毅的队伍,登上井冈山。 年轻的他并不是那种天生的军事天才,但他沉稳冷静,作战时总能从敌人最薄弱的环节下手,深受朱德的器重。 1931年,他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代主任,在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反围剿”战役中屡次出色完成任务。 抗战爆发时,黄克诚担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长,于1941年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指挥抗日战场上的重要战役。 面对日伪军的重兵封锁和频繁的“扫荡”、“清乡”,他果断命令部队化整为零,避其锋芒,等敌人疲惫时再突然袭击,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抗战结束后,黄克诚又在解放战争中提出了“抢占东北”的战略建议。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极为重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回顾黄克诚的戎马生涯,几十年间枪林弹雨,大小战斗经历无数,但无论走到哪,他的作风始终如一——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有一次,他的警卫员发现他的棉衣袖口已经破了,便想给他申请一件新的。结果黄克诚看了一眼,说:“还能穿,缝一缝就行。” 警卫员没办法,只能拿去补了又补。 不仅如此,他连自己的火柴都不许特殊化。 在抗战时期,部队每人每月配发两盒火柴,但他吸烟时需要用火柴,每天晚上还要点灯工作,火柴用得快,警卫员悄悄替他多领了两盒。 结果黄克诚发现后,立刻退回去,训斥道:“官兵一致,不能搞特殊。” 不仅如此,他还在家里立过规矩:不许子女沾军队的光,不许亲戚借他的名头谋私,不许家人动用他的关系办事。 在黄克诚看来,家风连着党风。 1952年,岳父因贩卖鸦片被判死刑,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黄克诚没有丝毫徇私,只是找到当时负责该案的干部,为妻子唐棣华争取了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 1986年,黄克诚去世,他的一生正如他妻子为他拟的挽联中的:“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参考信源:大将黄克诚的家风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11-05

0 阅读:0
绮南爱历史

绮南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