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76岁于凤至不顾众人反对,以每平50美金价格买下美国一块荒凉绿地,许多人都嘲笑她,对于外界质疑,于凤至置若罔闻,她坚信这片土地日后会有大发展,果然,几年后有人用30000美元每平从她手中收购,于凤至赚的盆满钵满。 最初,看到于凤至居然以每平5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美国一片还没开发的荒地,周围人都对她多加劝阻,有不少人跟她说有钱也不能这么花,甚至还有人质疑于凤至是不是疯了,胡乱投资...... 只是于凤至坚持这片荒地一定有着巨大的价值,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迪士尼乐园的存在,迪士尼乐园仅距离于凤至手里的荒地1华里左右。尽管迪士尼乐园当时不算出名,但于凤至却十分看好它的未来。 那时还没有“区域效应”这个词,于凤至调查发现迪士尼乐园的生意很好,以后肯定会辐射到周边,这就是于凤至买下荒地的最大底气。 果不其然,随着迪士尼乐园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去迪士尼乐园游玩,迪士尼乐园周边的土地疯狂上涨。不久,迪士尼乐园要扩建规模,相中了于凤至手里的荒地。 经过谈判,于凤至以每平米3万美元的价格卖给迪士尼,她不仅顺利套现了一大笔财富,还证明了自己当初的远见。 于凤至是奉天富商于文斗之女,她刚满月时,就有游方术士说于凤至乃是凤命,贵不可言,因为这句话,于凤至一到了嫁人的年纪,就有无数人过来求娶,于凤至看中了未来的东北少帅张学良,两家人也都同意,1916年于凤至和张学良结婚。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学良对于于凤至并不喜欢,他认为人这一生应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不是应该听从父母的意见,一开始张学良虽然对于凤至冷淡,但是也没到过不下去的地步,然而赵四小姐的出现让一切都改变了,张学良如同第一次谈恋爱的愣头青一般,一头扎了进去。 于凤至彻底失去了张学良的心,她依然希望张学良能够回心转意。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被软禁,于凤至安顿好子女之后,立刻回到了国内,陪同在遭软禁的张学良身边,在软禁初期,张学良一度非常颓唐,在于凤至的安慰下,情绪逐渐好转。 1940年,于凤至得了乳腺癌,她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病,刚到美国的时候,于凤至面临语言不通、经济窘迫等诸多困难,但是她都一一克服了,她还利用空闲时间关注华侨的受教育情况,在国外有了很好的名声。 1955年,于凤至的一位友人建议她从事商业活动,这位友人认为天赋是可以遗传的,既然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是著名的商人,那于凤至的商业天赋一定也不差,于凤至答应了。 于凤至先从股票开始,她有自己独特的买股票评估方式,她会关注公司的盈利,也会关注公司的未来前景,她对后者的重视程度甚至要超过前者,她认为只有在事情发生之前预料到,才能赚到钱。 于凤至在股票行业大获全胜,她开始用自己赚的钱买房子租出去,和股票相比,收租金这件事要稳妥得多了。 于凤至从事商业活动,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张学良,她觉得如果自己展现出过人的才能,也许张学良就会改变主意,看她一眼。 于凤至的这一想法并未实现,张学良对赵四小姐情根深种,没有想回头的意思。1964年,于凤至和张学良结束了婚姻关系。 1973年,于凤至看中了洛杉矶迪士尼乐园附近的一片荒地,在当时大多数人看来,这片地毫无价值,但是于凤至看出了它在迪士尼乐园扩张的必经之路上,所以日后一定会繁荣的。 于是她不顾别人的反对,以重金拿下了那一片土地,在大多数房地产商都往纽约涌的时候,她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洛杉矶的这片荒地,由于没有其他人有兴趣,所以这片土地的价格非常低廉。 于凤至投资之前,都会花大量时间进行市场调研,只有在她看来潜力的地方,她才会投资,有人曾经邀请于凤至回国投资,但是于凤至希望可以离张学良近一些,选择了留在美国。 于凤至的财富越来越多,不过和很多富豪不同,于凤至依旧过着俭朴的生活,她的生活格言是:“未虑胜,先虑败。”她要求自己哪怕在投资失败的时候依然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日常生活。 1990年,于凤至病逝,生前于凤至靠着智慧和勤劳,积累了数亿美元的财富,临终前他决定将自己的遗产留给张学良,不过她在临死之前告诉自己的女儿,希望能和张学良葬在一个地方,如果张学良不愿意合葬,那葬在旁边也行,然而尽管张学良得到了于凤至的全部遗产,她还是选择了和赵四小姐合葬。 于凤至的一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唯独在婚姻上输得一败涂地,有可能爱情本身就是不讲道理的,张学良不喜欢于凤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参考信源:张侃侃. 于凤至苦等张学良50年 《恋爱婚姻家庭(月末)》
1973年,76岁于凤至不顾众人反对,以每平50美金价格买下美国一块荒凉绿地,许
超哥评历史
2025-02-05 17:01:50
0
阅读: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