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男子醉酒自伤住院治疗,家属称注射强镇定药物后致其身亡,院方就“是否用药”给出多种说法

上头期不迷惑 2025-02-05 16:07:41

近日,河南周口一起医疗纠纷引发关注。2024 年 6 月 22 日晚,44 岁的彭某因酒后自伤,被送往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据家属梅先生讲述,急救时随车护士称醉酒患者不能用镇静药物。彭某经急诊科治疗后状况稳定,于当晚 0 时 17 分转入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然而,0 时 38 分注入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两种药物后,仅 4 分钟,患者就出现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最终于 23 日凌晨 2 时 32 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质疑院方用药错误致患者死亡。他们发现病历中关于这两种药物的使用表述矛盾,临时医嘱单显示 0 时 43 分咪达唑仑注射液补录医嘱作废,而护理记录却显示 0 时 38 分已泵入这两种药物。家属报警并要求封存病历、调取监控,院方却称当时监控维护无视频。民警询问时,院方医患科负责人李某某先称 “作废就是没使用”,后又承认使用了药物,称因药房没药从急救科拿取所以医嘱显示作废。之后李某某又给出第三种说法,称医院系统升级取药流程复杂。

当地卫生监督所调查认定,院方使用了药物却未记录到病历中,存在病历不规范问题。患者去世后,因气温高且过了最佳尸检时间,家属未做尸检便将遗体下葬,这导致维权陷入僵局。家属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出院方篡改病历、延误抢救、错误用药等过错,要求医疗鉴定,但医院以未做尸检为由拒绝。

业内人士指出,酒精和镇静剂同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危及生命。目前,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卫健委,均未获有效回应。事件后续如何发展,公众将持续关注。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