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5日中国现代文学家何其芳诞辰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05 09:13:12

1912年2月5日 中国现代文学家何其芳诞辰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 何其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原名**:何永芳 * **出生日期**:1912年2月5日 * **逝世日期**:1977年7月24日 * **出生地**: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 * **身份**: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家、文艺理论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二、求学经历 * 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 * 1931年至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三、文学贡献与成就 1. **诗歌创作**: * 早期诗歌华丽哀婉,引人神伤,充满个性的光芒。代表作包括《花环》《欢乐》《预言》等。其中,《预言》受精致冶艳的晚唐五代诗词和法国象征派诗人瓦雷里等的影响,以冷艳的辞藻和具象的方式抒写青春的忧郁和感伤,具有浓郁的现代派色彩。 * 抗日战争爆发后,诗歌风格大变,充满时代的革命强音。代表作包括《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们最伟大的节日》等。 2. **散文创作**: * 立志以“微薄的努力来证明每篇散文应该是一种纯粹的独立的创作”,追求纯粹的柔和与美丽。代表作包括《画梦录》《刻意集》《星火集》等。其中,《画梦录》共辑录17篇散文,耽于幻想,刻意画梦,传达的主要是画梦时“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于孤独中玩味着孤独,在寂寞中吟咏着寂寞,探索并呈现了年轻知识者内心灵魂的颤动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3. **文艺理论与评论**: * 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有深厚造诣,著有《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等文艺论文集。其中,对《红楼梦》的研究颇有建树。 * 主编《文学评论》等重要文学刊物,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人生经历与职务 * 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 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和成都任教员,创办《工作》半月刊。1938年与沙丁、卞之琳一起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并做过朱德的私人秘书,受到极大器重。 * 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五、人物评价 何其芳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在文艺理论和评论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何其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散文和文艺理论作品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0 阅读:0
靖柏玩转过去

靖柏玩转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