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朋友家的小孩出了点事,差点把全家人都吓坏了。那天晚上,小孩不小心吞了一颗没嚼碎的花生,结果卡在食管里,呼吸都困难了。朋友赶紧把孩子送到县人民医院,结果从医生到主任,没一个人敢动手取出来。大家都慌了,最后只能连夜联系市里的医院,开着120一路狂奔,车速飙到130,警笛响了一路。40分钟赶到市医院的时候,小孩的脸都紫了。幸好市里的主任医生经验丰富,用镊子把花生取了出来。朋友后来跟我说,要是再晚十分钟,后果真的不敢想。他当时气得差点把县医院的前台砸了,嘴里还骂着:“县医院就只能看个感冒,稍微大点的事都处理不了!”这话虽然难听,但听着也挺扎心的。
今年年初,我妈心脏病犯了,需要换瓣膜。县医院做不了,市医院我们又不放心,最后只能跑到省城的大医院。手术花了14万,因为是跨市医保,报销下来只报了35%。隔壁床的病友是本地人,手术费10万,走本地医保报了90%。这一对比,心里真不是滋味。后来我跟朋友聊起这事,大家都感慨,父母要是省会户口,子女的压力真的会小很多。
再说说孩子教育的事。身边有几个朋友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幼儿园了,城里的孩子和县城的孩子,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来差别。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胆子大,表达也清楚;县城的孩子虽然也很可爱,但总觉得少了点自信和见识。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让孩子在更好的环境里长大。
其实想想,我们这代人留在小县城,生活是安逸了,但未来呢?我们的孩子、孙子,会不会有一天也像我们一样,拼了命地想往城市里挤?到那时候,他们面对的竞争和压力只会比现在更大。城市里的机会多,资源也多,虽然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但至少能给下一代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等我们老了,躺在黄土里,孩子们是想继续往上冲,还是选择安逸的生活,那是他们的事。但至少,我们得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再走一遍我们走过的路。
说到底,生活就是这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为下一代铺好路,让他们少走点弯路,少吃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