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体育局在“问政四川”平台上公开表示今年暂无申办奥运会的相关计划。而在2020年时,四川省体育局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要联合重庆一起申办奥运会。比如,2020年11月27日四川省体育局在答复省政协委员第0364号提案时明确写道:“川渝两地将共同申办奥运会,着力打造具有成渝独特印记和文化特色的奥运会。”川渝联合申奥德相关话题随即冲上热搜。
从当初公开表态要申办奥运会到如今明确表示近年无申奥计划,四川省体育局态度大变的原因恐怕也是意识到举办世界综合性运动会的难度很大,此外申奥这种大事还需要国家首肯、中国奥委会推荐,不能擅自做主。成都致力于打造世界赛事名城,近年来相继举办了成都大运会(从2021年两次延期最终在2023年举办)和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等赛事,今年夏天还将举办成都世运会,这些大赛花费甚靡,短期内也无力再申奥。
除了四川外,上海也曾评估过申奥的可能性。2018年上海市体育局曾对“申办2032夏季奥运会可行性研究服务”进行招标,对申办2032夏季奥运会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不过最终上海认为申奥条件还不成熟。此外,哈尔滨在2002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提出想申办冬奥会(分别是2010年冬奥会和2018年冬奥会),第一次是获得中国奥委会提名但未能进入国际奥委会的正式候选名单,第二次则连中国奥委会的评估都没通过。
当前各国申办奥运会热情的有所下降,国际奥委会为了可持续发展,主动改革奥运会申办规则,引入委员会推荐制度,甚至允许多个城市和国家联合申办奥运会,均是旨在降低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成本。
众所周知,申奥是个非常烧钱的系统工程,需要评估自身是否具备申奥的一系列软硬件:是否举办过大型综合国际体育赛事,比如亚运会,是否具有举办大赛的丰富经验;自身经济实力是否足以支撑一届奥运会;场馆分布数量是否与奥运设项匹配……北京已成为双奥之城,我国短期内没必要再频繁举办奥运会。真有举办奥运会的预算不如优先用于改善民生。